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田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一蓑烟雨 于 2025-4-3 15:29 编辑
“做、悟、写”——教师成长的“近道儿”
作者段伟简介:正高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省级专家,中国教育报刊社特约评论员,中国作家协会评论专家,黄冈市高层次人才。
仁兄金奎我神交多年,他新著付梓嘱我写序,我建议他找名家或大腕儿操觚,他却认准了我,驾车晤面送来书稿,事儿到这个份上,我再推辞有些不近情理,只能应承。 其时,我正在打磨我的一个集子,答应过两周,消停了看。及至抽空儿,漫不经心浏览书稿,没承想竟一口气读完,行云流水,不落窠臼,素朴又不乏婉转,简单又耐人寻味,如沐春风,如望秋月,引人入胜。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书者,使人悟其意。有如渊博的智者,用文字指引着读者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在饱览教育风光的途中,坚定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启智、受益、亲切、有趣,令人爱不释手,感佩不已。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人都说“青春作赋,中年治学”,为何呢?阅读《教师要学会等待》一书,有了显性的缘由,表层的是,不要胶柱鼓瑟,耽搁了大好年华;深层的是,有了纪实的功夫,可以增加文学的品质。“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青春作赋,是开启性灵,激活才华,往后有没有大出息,端看器识如何。治学,就是先有识见,后有器局。说到底,学和艺,相辅相成,是一种彼此递进的关系,“好好做老师,教着教着就有答案了”。 人勤春早争朝夕,奋楫扬帆启征程。无须说,作为市域内首批正高级教师,徐老师是在课堂中“摔打”出来的,他专业有特长、经验有特点、教育有特色。然,从教之初,他并不想做语文老师,他认为他适合做理科老师,但他架不住领导的“好言相劝”,硬着头皮勤勉务实,砥砺前行“悟”和“做”:用心思考,求得明白,奋楫扬帆,见贤思齐。教学之道、育人之道、教师成长之道,需要反思发现和悟得。他格外留心,深入考察,悉心记录,字里识途,行间生慧。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较全面反映了他的人格魅力、专业素养和审美情趣。书分“育人,润物无声更动人”“教学,追求无招胜有招”“成长,腹有诗书气自华”“写作,绝知此事要躬行”“管理,人中难得九方皋”“课改,吾将上下而求索”六辑。 教育立命,修明心性。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教师的“做”就是教育教学,教育是向上向善的力量。播种爱心,播种真善美,播种智慧,播种光明,教育是心灵的碰撞。作为教师要面向全体的同时,关注个体差异。从一二两部分里,我们不难看出,爱与智慧的融合,必将谱写最为美丽的教育诗篇。教师用心探寻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课堂上设计难易有别的问题,给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在“要成绩”和“要成长”中摸索前行。 教书育人,启智润心。人贵自知,而后自省。在三四两辑中,徐老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着重谈了自律自省是优秀教师成长必经之路。 自律程度,决定人生高度。当自律变成一种本能的习惯,每天就会进步一点点。先做读书人,再做教书人;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阅读可以到达;身体无法触及的高度,读书可以抵及。主动阅读,始终保持“一扇窗户”开着。徐老师爱教书、爱读书,勤于笔耕,他走出本学科的“一亩三分地”,“左顾右盼”,跨界融通,打破边界,理实相生,一步一欢喜,一岁一从容,唐宋风骨“精气神”如影相随。 “不断思考,不断自省,才拥有向上的力量。”言至简,思至深。从“教学思考”走向“教学思想”,徐老师摸索了几十年,他反思自己的决定,审视自己的言行,检视自身的不足。时时反省,自我更新,成就了一位“教学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黄冈名师。 拓宽眼界,提高境界。写在讲台边上,立德、立身、还要立言。“教”而优则仕,五六部分中显而易见,徐老师扎得够深,想得够远。春风化雨,向内生长。探索、体悟、弘扬、传承,他用“生命”备课,诗化文本,巧妙生成,无招胜有招。夏荷初绽,同伴成长。在青蓝工程中,徐老师走近青年教师,与其同频共振,他们是工作的搭档,生活的伙伴。秋果丰实,学生成长。徐老师关注每一只“蜗牛”,陪他们慢慢前行,静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冬蕴深藏,学校成长。让更多的人体验到美,当教师的工作热情被激发,孩子们的自然天性被呵护,家长们的育人体验被优化,学校才能发展成为美好的模样。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是万物生长的规律,也是徐老师理想的教育过程。成为名师难,做明师更难。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好的教育。教师的情绪,藏着孩子的未来,徐老师尊重学生,等待学困生,平等交流。“世间多是画龙手,天下独缺点睛人。”教育是慢的事业,教师要学会等待。以慢御快,细心捕捉每一个生命的细节,使教育的节奏愈发细腻。我们的语速要慢,不能遗漏一行青涩的诗;我们的眼神要慢,不能错过一道疑惑的目光;我们的脚步要慢,好让每一颗渴望倾诉的心慢慢地靠近。只有驻足停下,我们才能见闻天地的大象与大音,宇宙的密语和神韵。 品读书稿,闻着墨香,徐老师的情理趣仿佛在律动。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教育不是别的,就是向善、向上,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教师要学会等待》朴实深邃。元好问《论诗》云:“鸳鸯绣出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是著在手,金针既度,会心处不必在远,于晴窗午后,或夜雨灯前,涵泳讽诵,则丘壑自生。
(作者段伟简介:正高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省级专家,中国教育报刊社特约评论员,中国作家协会评论专家,黄冈市高层次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