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论坛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32659|回复: 36

【致敬先辈】长篇纪实连载9《走出大山的人》第四篇《唯一途径是加入中国共产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2 14: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田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问心无愧 于 2025-3-26 18:58 编辑

第四篇《唯一途径是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国破家不安
话说1935年日寇大举蚕食中华大地,占据东三省,图谋华北五省自治以肢解中国。何应钦签署塘沽协定全国舆论大哗,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武汉、应城和黄冈等地学生也纷纷上街游行,呼吁抗日救国一致对外,并抨击政府不抵抗政策。
国破山河在。杏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是军人但不能报效国家,遭到排外编遣离开军队的。他恨当前报国无门,国家没有出路,民族没有出路,个人也没有出路 。一阵阵心凉,不禁思绪万千。他痛恨长官腐败不公正、鱼肉士兵自毁长城,泱泱大国如此以往,怎能不遭弹丸小日本的侵略,面临民族危机、亡国危机?杏三有心无力…
省城边驻军是有机会看报纸的,他酷爱看报,从中学习以了解实事新闻和社会百科。这也是他关注红军的方寸之地,是他当兵获得的最大收获。家乡除布告可见外,新闻都是过时的听说,这就是城市与山沟沟的最大区别。
难怪出过山的人和城里的人一样,知道的东西就多,见识都很广!
第一次看见报纸,杏三惊讶除书之外,竟然还有这样包纳万事的读物,忽地感悟出董先生所说过“山外有山,城外还有城”的含义。
得到了读报的好处,似海绵每天不停地吸收着水分,收获着新知识,他每天有了盼头,期望新报的到来。
‘共匪三大流寇妄图串聚,穷途末路,徒借抗日之名向北逃窜扰民,民众不要受其鼓惑;匪首何叔衡山穷水尽跳崖自毙,余党已做猢狲散;匪25军在甘肃泾河被剿灭,军长吴焕先被击毙,余部首尾不能相顾,不久行将解决匪患’等等,这是国民党的报刊内容,称共产党为‘共匪’。
国民党的报刊内容并不真实,总是报道解决了匪患,总是有战役。红二十五军是不是董先生和廖师长的那支队伍呢?说是转外线的,转到遥远的大西北去了,走那么远吗?大料柱模子(高个子)张体学在上头。兵法云:“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但愿如此巧为。
有两件事一直是他所挂念的:一是红军;二是家乡的母亲。吉夫叔、夏家在武汉的人送来家书,催其“回家哈,母盼儿心切”!
几次送来家书,说明他们知道自己在哪里,“内九,外七,黄城四” ,怎会找到杏三的且不谈,青红帮确实有点板眼,夏家要找的话,确实有这个能耐。说实话,当兵两年多也确实有点想家了,家书封封,国无前途更催思乡心切,真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何况自己现在是当兵吃粮的,营房破窝囊呢?他内心有一种呼唤:
编遣外籍人?正好,回家去!
杏三下定了决心: 回家再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披星戴月,他揣着省吃俭用攒下的二十块光洋,船不坐了,车也不乘了,省吃俭用,翻山越岭,徒步返乡回家罢了!杏三像他父亲一样从不悭吝钱财,况且多留点的钱回家也多少挣点面子吧!
“秋风萧瑟,红叶伴旌旗,谁问大雁,何时飞回去,那个地方叫家乡,别来无恙”?
别来无恙?夏家苛刻要求,亲事难迎,杏三逃避婚约和家庭负担与窘迫,外出不归地真实目地没有达到,多次陷入困境和无望,红军连影子都没有看到,一路上多少有点惆怅!
真是峰烟雪雨整两年,一夜回到二年前!。他充满着自责,国破家不安,有失男儿责任,杏三一路瞎想……
什么什么是正确的一面。是杏三习惯口吻,也是经常以此思忖一件事的对与错。
父亲当年行伍归家,是不是同我一样心境?杏三想着,也认定着父亲出山是正确的一面。他安慰着自己,想起父亲更想念母亲,母亲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一时不嫌步子迈得大,只恨时间走得慢! 有诗云: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想起自己当年的不辞而别,多少伤了母亲的心,对不起老人家的期盼。当然,果断出山想圆自己的抱负固然是正确的,但对母亲没尽孝道和征得同意就离开多少有点残酷,是不孝,不近人情,那怕是大爱无疆!
没想到父子俩人两个时代出山怀有抱负和想法是殊途同样,乱世当了兵,身体不缺零部件是幸运,且见过世面返故乡,不是荣归故里倒也是掷地有声,值得夸口的,是大山凹里为数不多见过平原和江湖的人。母亲历经丈夫和儿子两个至爱的亲人风险离别,心里肯定痛苦和担忧,近来好不好呢?
“我是个二杆子,对不起母亲大人和兄长”。
这是杏三准备好的道歉赔不是的台词。两年来,杏三学会了自嘲,懂得了自黑的效果,还会观人的神情识角色,这是当兵受踹磨过心性的结果,也是出山见过世面提升了对各个阶层人的认知。还是熟读《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用心读报广学之道的应用与体会,他积累了社会经验,有见识了,成熟了,有智慧了。
他相信:人生可以随时开始,关键看你能否果断转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决心下地大不大。这是董先生说的,他正是按先生的教导这样做的。他更没有忘记董先生临别送书的一番嘱咐,红布条要藏在心里。
二. 家里的温馨
杏三回来了,穿地好刮气,折模儿!
乡亲们奔走相告,小小杏三也不是个人物,怎么受乡亲靓眼关心?这有赖于廖家人缘和亲人的抬爱,其重要原因是他出走的突然和回来的形象更突然,以及八弟耀先和九弟泰元欢天喜地等到了三哥的归来,欣喜不已。特别是老九泰元到处鼓捣,亲人们的使然也是父亲昔日抓一把炒豆、递烟杆给人抽一口和母亲送一块豆腐、渣饼给予地回报。
母亲激动着,含着泪水抚摸儿的脸端详不停,生怕有个不是。两个哥哥同样激动着,大哥允志忙着张罗带肉腥的饭菜拉扯弟儿到自己家用饭,嫁到周家大塆和肖家坳的姐儿闻讯也带着外甥回到娘家,二哥允年忙着炒着落生(花生),此时此刻只有羡慕弟儿有出息、有形象、有胆儿的份。不时来打‘话平伙’的人也隔三岔五像逢了喜事一样到家里来探望,问这问那,稀罕见过世面的杏三所说的所见所闻,好不热闹!
廖吉夫也来了,在屋外道口站着和看着南来北往的人一拨拨。他没进屋,一杆长烟杆吞云吐雾抽了几个来回,笑眯眯地回应着经过的人打的招呼。
他胖了些,脸不在瘦削而是圆滚起来,现在是乡联保主任了,有了官差,也许是应酬多了的缘故。当官了仍习惯长褂一角扎在腰里,走路大步流星,个子虽不高,但礅实两眼炯炯有神,不失红帮大爷的神态和联保主任的派头。杏三听说他的到来,一阵欣喜,赶忙出屋迎了上去,细润地问候道:
细叔,您好!这两年来我好想您……
廖吉夫拿烟杆打了一下杏三的屁股,笑眯眯地、略带一点责备口气封住了杏三的口道:
回了,你这后生! 没逢到我的面就跑了,叫我们“里外”着急,过去事不说哈!!过两天到我家来,我要听你的经历。如今你要安心听从“户族”的安排,不要再干“喝行儿”的事哈!
说完转身就要离开,在家乡廖吉夫可是头面人物,不进屋就走,杏三好多话要说还没来得及,见状急得直喊:
“大”,细叔来了不进屋,就要走了喂!
母亲夏三姐听到呼唤出屋一,见是吉夫弟儿来了,急忙扬着手势隔着水塘招呼:
啊哟喂!哎哟喂!
一路笑容满面小跑过来,忙请他进屋留饭,心存一片感激与荣光,家里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廖吉夫收住脚步,转身迎了上去回应说:
干卿嫂子您好哇!今个安坎儿(偏偏的意思)有事不用饭了,莫客气喂!侄儿有用器,有门儿是个鹏儿,辛苦辛苦!!他的婚事还不趁形势和热闹赶紧办了?赶紧办了哈!
兄弟说的是个理儿,要得!
夏三姐频频点头称是,随着吉夫背影离去,脸上渐渐收住了笑容,家里办喜事困难又在眼前愰,幺儿出外两年,挨啖了两年,再困难这婚事确实再也不能拖了。娘家很烦这没底没落的姻亲,再拖,确实是太对不起娘家更挺不起腰杆儿,道理太亏说不过去,这是实情。
“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
忠孝传家的廖家没有过不去的坎。
9df94eb7898f95163d52ea151f81decd_185534w5dcyh7f8znzhw8t.jpg
813e1e28519595bdd2740278dd10b457_013606ud19xzktenpv0m2n.jpg
3e69e2de9623df453b4e445a0029b0af_185534lmlfsr3hf34zbyyb.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23 01: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关注与顶楼!
20250323013603front2_0_1160_FhY6FP9IQTBVLrzRIIU8VhDLmdGk.jpg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9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229
发表于 2025-3-22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算不上衣锦还乡,但腰间揣着几两薄银,脸上也还有点光彩。八弟九弟欢呼雀跃,哥姐张罗饭菜,母亲更是喜极而泣;族中管事的吉夫叔也来到家中,温馨而温暖……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9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229
发表于 2025-3-22 15: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杏三在外初次接触到报纸,真假新闻让他有些发懵。但参加红军,去找董叔是他不变的信念。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先返乡看望母亲。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7198

回帖

21万

积分

积分
211026
发表于 2025-3-22 14: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2 16: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帖的照片又没有显现出来。再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9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229
发表于 2025-3-22 16: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熟悉当地的土话,“折模儿、刮气、落生儿……”好接地气!听着很亲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2 18: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2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2 18: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看不前照片?什么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965

回帖

20万

积分

积分
200314
发表于 2025-3-22 18: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田历史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方式|关于我们|罗田论坛 ( 鄂ICP备16011092号-2 )

GMT+8, 2025-4-30 19:56 , Processed in 0.234596 second(s), 6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