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田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用户注册
x
收集秸秆,打捆运输,粉碎储存……随着稻谷进入丰收季节,罗田县各地加快开展秸秆回收储存工作,让过去焚烧处理的污染源变成环保节能的新资源,助推农村绿色发展。
在白庙河镇付家庙村千亩大畈里,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两台打捆机正在收集刚刚收割的稻谷秸秆。已打捆的田块里,几名工人将一捆捆稻秸秆装到农用车上。
“过去,秸秆要么焚烧,要么直接还田。秸秆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直接还田不当,会导致土地病虫害增加。现在,这些田间废弃物成了'香饽饽',附近的饲料厂、养殖合作社、食用菌加工基地等都抢着收。”种植大户张荣国介绍,他种植了1300多亩水稻,秸秆全部被众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收购。在众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负责人张溢正把一捆捆打包好的水稻秸秆放进粉碎机里加工,在隆隆机器声中,水稻秸秆被连续不断地粉碎,不一会就成了牲畜食用的“营养饲料”。牛舍里,工人把精心配制的饲料倒入食槽,几头肉牛就围拢过来,吃得津津有味。 张溢指着眼前打成捆整齐码放、堆积如山的秸秆高兴地说。“ 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饲料化利用是最佳选择,既环保节能又能增加经济收入”。我们农场肉牛存栏2000余头,通过回收加工秸秆,就地为肉牛养殖提供饲草料,每年可减少饲草投入成本约20万元, 从“一文不值”到“身价不菲”,从“付之一炬”到为农民增收,农作物秸秆在罗田县正演绎新的传奇。
凤山镇凤扬黄花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让田间秸秆变废为宝,投资30多万元购买了秸秆造粒机、打捆机等设备,发动员工在当地村组收购农作物秸秆。将回收的农作物秸秆粉碎、过筛、发酵、消毒,形成有机肥料种植黄花,实现现代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据县农村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赵新介绍,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提升行动,调动农民积极性,形成行政推动、企业带动、农民互动的良好氛围。通过秸秆生产饲料、有机肥料等模式,每年可消耗秸秆20万吨,初步形成了“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资源双循环利用生产链。 来源:罗田县农业农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