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论坛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138310|回复: 73

【不能忘记的罗田人】镜子回忆录[我的父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5 22: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田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问心无愧 于 2024-5-25 22:38 编辑

今天收到闺蜜姐姐转发给我的一篇微文,作者是她的堂妹、罗田县第一任县长廖鹏伯伯的二女儿镜子(笔名)写的追忆父亲(廖鹏)的一篇文章。我认真仔细地看了一遍,被深深感动。这篇微文写得细腻到位,情真意切,文字感人至深,从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反映了革命前辈的儿女情长、家国情怀,每个关于廖鹏伯伯的故事片段不禁令人起敬!虽说作者在童年时期面对了父亲的病故,小小年纪便失去了敬爱的父亲,但她的记忆力不同凡响、好得惊人!一点一滴将父爱拾起并著文分享,令人为之动容。
作者: 镜子已愈从心之年,退休于首都医科大学。
有关资料:1946年8月,中共罗田县委员会在廖家坳龚家边成立,隶属黄冈中心县委领导,书记廖鹏。10月改建为中共罗麻县委,仍隶属黄冈中心县委,书记廖鹏,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刘敏。1947年,中国共产党罗田爱国民主县政府 设在李家楼,时任县长廖鹏。革命前辈廖鹏是罗田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
        本帖诚意转发作者镜子的微文《我的父亲》,欢迎阅读!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老干部,也是某省荣军休养院(现荣军医院)的院长兼党委书记。在我们三个孩子的心中,他不仅是战争年代勇敢机智、骁勇善战的游击干部,也是和平时期肩挑双任、事必躬亲有担当的单位领导,除此之外,他更是家庭中一位极为普通的成员,是个仁慈心软的父亲。身为他的女儿,我有幸经历了他的父爱12年,12年的光阴如此短暂,如白驹过隙,匆匆复匆匆,那一个个记忆中洋溢着生活气息的点点滴滴,片片断断,虽不完整,也不够连贯,却因岁月的流失更显历久铭心,弥足珍贵,因此不舍忘却,值得记念感怀。
        记忆中最早的一个片断是在我的幼年,那时的我娇气十足,碰到不顺心就嚎啕大哭,父亲最怕孩子哭闹,孩子一哭,他就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急中生智,编出一些顺口溜对付我,我一哭,他就与我对唱,逗我开心。印象最深地是那句“呜哩哇,哇哩呜,小妹(我的乳名)吹喇叭,嘀嘀嗒”,他一面对我高一声低一声地念道,一面作吹喇叭的样子,这招还真管用,每每总逗得我破涕而笑了。好像也在同时期,记忆中的另一个片断是:姐姐欺负了我,我向父亲告状,父亲听了,二话不说,把姐姐摁在他大腿上,抡起胳膊就打姐姐的屁股,只听到啪啪啪一阵响,让我觉得既解恨又得意,可一低头,却发现父亲是用右手打自已垫在姐姐屁股上的左手掌,急得我嗷嗷直叫“没打着,没打着!”,姐姐则趴在父亲大腿上,幸灾乐祸地对我直做鬼脸。这就是我最初朦胧印象中的父亲,他对孩子们的爱带着几分宠溺,是慈怜仁爱的长者。
        儿童时候的我,在三个孩子中身体最虚弱,患过小儿支气管淋巴结结核、黄疸肝炎等病。又常容易感冒发烧,有时还高烧不退,隔三岔五就要住院,在武汉儿童医院竟是出了名的孩子,住院部很多医生都知道有个身体孱弱多病的廖小妹,这也使我最能体会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在患支气管淋巴结核的期间,每天晚上我都会咳醒,父亲总是立刻起身,及时递过来一个带盖的小搪瓷杯,给我吐痰用。虽然家里请有保姆,但父亲不放心,坚持自己每晚不辞辛劳陪我睡觉(母亲那时工作较远,周未才回家),倾力而为地照顾我。他白天上班,晚上陪我睡觉,有时讲他打游击时的真实故事给我催眠,让我在似懂非懂中,昏沉沉地入睡,等我结核病好了,他人也看似瘦了一大圈,却毫无怨言,任劳任怨。
         女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记住一些事了。记得有一天父亲握着我瘦弱的小手,领我到附近的中医院看病,诊室里坐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中医,有趣地留着约一尺来长的胡须,他怎么给我看病的已记不清了,只记得父亲小声的问(可能怕我听见),“这孩子能长大吗?”,老中医的回答声音清晰洪亮:“没问题,女孩子18岁发育以后身体就好了”,这话的意思我虽然不完全懂,但看着父亲焦灼担忧的表情一下松驰下来,我确定一定是好消息,就坦然自顾自地在一旁玩起来了。现在回想起来,父亲对我健康的担扰是多么大呀?
        因为我身体不好,所以格外受到父亲体贴入微的关注。他只要看到我躺在藤椅上或靠在那里,就要伸手摸摸我的额头,看是不是发烧,这些动作看似无中生有,可有几次生病还真被他这样最先逮住了。夏天睡觉时,他常常把头伸到我的帐子里头,仔细查看有没有蚊虫,生怕孩子被蚊虫叮咬,传染疾病。小学一年级,有一次做早操的时候,我因低血糖头晕目眩、两眼冒金花,晕倒在操场上。老师叫一名高年级哥哥,把我背回来,那同学把我放在单位职工卫生所的长凳上躺着,就急忙赶回去上课了。正巧,父亲来到卫生所谈公事,他边说话边下意识在长凳的另一端坐下,医务人员赶紧指着我说,小妹病了,父亲震惊地扭头一看真是我,马上触电似的从凳子上一下子跳起来,惊慌失措地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儿啊”。后来,在善意的笑谈中,全院都知道廖院长是何等的爱孩子了。前不久我们邀请院里一位退休老职工杨阿姨吃饭,她还在餐桌上笑谈了这件事情,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清晰记得我父亲当年那惊慌失措的样子。
       父亲年幼时读过五年私塾,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小楷和钢笔字。儿时的我字写不好,写的字松散,父亲就捉着我的手,一笔一划教我写,他示范我写字的起笔要重一点,一横的落笔也要压一下纸,说这叫顿笔,那情景非常温馨,如一幅美妙图画印刻在我的心灵,现在常有人夸我的字写得好,我想这多少受益于他当年的教诲。父亲很爱读书,也非常爱惜书,他读过的政治书籍、文学和医学书都干净整齐,有的还包上书皮,用毛笔小楷端端正正地写上书名。这也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从小到大读过的所有书,书角都不起卷,书本干净整洁。父亲不仅爱读书,也善于读书。他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父亲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游击生活中,落下了一些病根,刚解放时他还患有肺结核,神经衰弱,后来又患血小板紫癫。面对这些当年医生都有些棘手的疾病,他却能大胆地给自己下药,结果是妙手回春,奇迹般的一一治好,聪明的他因此也熟悉了许多的草药。我小时候容易发痧,医学上叫鼻衄,特别是在夏天,睡个午觉,醒来枕边的席子上就有一滩鲜血,身体因此非常虚弱。父亲心痛不已,心急如焚,他一面查书,一面四下收集秘方,后学得一土方,用清晨未开放的白色木槿花煮豆腐,可治鼻衄。他就早早起床,赶在日出之前去附近采摘带露木槿花,煮好豆腐加上冰糖,并守在一旁,亲眼看着我饮尽汤汁,并尽可能的吃一点豆腐(我不爱吃那淡而无味的豆腐)。我忘了这样坚持吃了多久,鼻衄也治愈了,消退得无影无踪,从此再没复发。我现在能有这样康健的体魄,无疑也受益于父亲当年的辛劳。
     上世纪60年代初,甲型肝炎流行,我家三个孩子,曾都无一幸免。患肝炎后,我们仨都不爱吃饭,身体日渐消瘦。父亲一边敦促我们吃药打针,一面竭尽全力想着法子加强我们的营养,他特地买了只带孕的母羊,等到母羊分娩后,每天挤一大杯羊奶给我们喝,使我们身体很快得到康复。 而我这个学医的直到前几年才知道:羊奶比牛奶更有营养,更容易吸收,这使我幡然醒悟,为何父亲当年不坐享其成地让我们喝单位养牛场的牛奶,却不惧麻烦去养羊,要我们喝羊奶,可见他用心良苦,用情之深啊,他医学知识的渊博在此也可见一斑。那个年代时兴一种治疗叫“挑疳积”,用针刺入手指关节处掌侧皮肤,挤出白色的疳积,可治疗肝炎所致的厌食症,于是发生这样一幕:一个大夏天,父亲大汗淋漓,风尘仆仆的赶回家,他叫我近前来,只见他拿了个脸盆放入一点水,从背包里掏出几个透明的玻璃瓶,他告诉我是麻药。等他把玻璃瓶敲碎,将麻药倒入水中,又让我把双手浸入麻药,他安慰我说浸过麻药就不觉疼了。紧接着他拿一根缝衣服的针要扎我的手给我挑疳积(可能因为我最瘦),哪知我一见针就吓得大叫起来,竭力挣扎,不肯顺服,父亲竟然怔在一旁,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我撒腿跑开了,他甚至没有一声责备和抱怨,只是白白浪费了他辛辛苦苦、顶着烈日从远处医院谋来的几瓶麻药。这哪像一个腿部中子弹负伤也不皱眉头叫疼的英雄,分明就是一个不忍心对孩子下手扎针的慈父,不然以他一米七四的个子,抓我这个8、9岁的女孩子,还不像老鹰抓小鸡,哪有不成的事呢?
       父亲除了爱看书学习,他也是单位出了名的“绿手指”,他务实勤劳,栽种什么都能活。那时我家住在休养院的一座小山半山腰,是一栋红砖带凉亭的别致平房,由两家老干部分住,我家住在西头。父亲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在屋旁桃树林间和山坡上开出几块菜地,还埋下两口大缸沤肥用。由于父亲勤浇灌,肯施肥,蔬菜长得又肥又大,他种的蛇豇豆又粗又长,吃起来香脆可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这种品种的豇豆,像蛇一样粗细,长长挂在架子上生长,味道和口感无与伦比(后来听说是越南的蔬菜)。有天放学回家,父亲笑眯眯地牵着我上山去看他的菜地,拔了一个红红的萝卜,回来洗了削皮让我吃,那萝卜猩红的肉,吃起来香甜如蜜,舌头都染红了,他兴奋地告诉我,这是外国的品种(我记不清具体是哪国了)。父亲爱吃椿苗,但他不是那种想吃却不动手,只坐在一旁想入非非的人,他从老家罗田弄来些香椿树苗,在屋前屋后、菜地四围都栽上,从那以后,每年春天我家的香椿都吃不完,还有多余的送给左邻右舍,惠及他人。除了务实这一面,父亲也爱种花种草,按现在人的眼光是个绿化达人。他在屋前屋后种了桂花树,紫薇花树,紫玉兰花树,红梅树,还有金桔树和柿子树,这些树棵棵长势喜人,错落有致,有的开花,有的结果,棵棵成材。到了上世纪90年代,我家搬走时,两株桂花树已有两人多高,金桔在秋天一摘就是一篮子,其它花树也长势良好,季节一到,姹紫嫣红地争相开放,流光溢彩地诉说着父亲勤劳智慧的故事。
        父亲生性豪爽,待人真诚,他生前接客无数,凡是来客,都招待饭菜,热情款待,一视同仁。对老家罗田县的农村人,更是感恩戴德,常给人回家的路费。母亲回忆说父亲几乎没有余剩的衣物,一有多余的衣服,立刻就送给家乡来人了,他仅有的呢子大衣、毛料衣裤,还是我母亲用自己那份微薄的工资,偷偷攒钱才买的。父亲虽是老干部,却因待客过多,工资常常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直到他去世,他接待农村来武汉开会的宾客伙食费结账时,竟然还欠公家食堂200多元,后由我母亲凑钱偿还了。父亲常对我母亲说,“在家少客人,出门少主人”,其实他是因在战争年代,与老百姓结下生死之交、鱼水之情,对家乡来人总有知恩图报的思想,甚至有的来客完全不认识,只要说是罗田县来的,或说得一口乡音,他都热情接待,倾囊相助,无怨无悔。那年月单位也没有多少客房,来客常在家里居住,有时家里还要打地铺来接待,母亲笑称家中最多的家当就是棉被了。
       父亲是罹患食道癌去世的。患病期间,我母亲辞去了人民银行工作,专程陪他四处看病和住院治疗,殚精竭虑地照顾他长达两年多,陪他走完生命最后一程。父亲去逝前,当时的湖北省省长张体学也给予了特别的关照,单位也指派专人为他购买食物,但是他什么也吃不进去了,只能喝点汤。当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了,他真诚地对我母亲说:与死在战场上的烈士比,他很心满意足,因他已年过半百,又有儿有女,还享受了和平时代,由此可见父亲只求竭尽全力付出,不求更多回报的拳拳赤子之心,他用一生的奉献精神,诠释了担当和忠诚。父亲弥留之际,紧紧握着他所至爱的母亲的手,带着无限深情的眷恋, 直到咽气,手都很久没有完全松开。清理病床时,母亲发现他枕头下面有一个小红本,里面干干净净,没有写任何文字,唯有一帧我母亲年轻时的玉照,见此遗物,母亲泪眼滂沱,肝肠寸断。父亲对母亲的爱,从不挂在嘴边,也不轻易存留在墨纸间,而是深沉地掩埋在心田,他是以一个成熟男人的灵魂,呵护并眷恋着比他小十多岁的妻子。父亲的追悼会开得庄严而隆重,遗体告别时,一向宠爱我的叔伯哥哥廖凯,握着我的手,牵着我缓步走向父亲的遗体,我看到父亲嘴角上失去了那熟悉的微笑,他那明亮有神的双眸永远地紧闭了,面色蜡黄,眼窝深深地凹陷,一种按捺不住的彻骨悲痛,刹那间席卷了我全身,我害怕自己快要支持不住了,恍惚中担心自己身体会发生抽搐,这时廖凯哥握着我的那只又大又温暖的手,明显的紧紧捏了我几下,一种巨大安慰的力量,从他的手传递到我瘦小的全身,我终于能控制住自己,模仿着成年人的样子, 外表平静地与父亲行礼貌的告别,而不是扑向他放声大哭。然而追掉会后,一想到父亲的离世,我就双眼模糊,泪湿衣襟,甚至为自已这么小就没了父亲而产生过自卑。父亲真的走了,很长时间,我都不敢相信这是事实,那时因为年纪还小,无法用准确并深刻的语言去表达对他无限的思念,只是想他时,就独自一人到父亲的菜园子去。我抬头看看已长得高大的香椿树,低头又瞅瞅长满野草荒芜了的菜地,有时还盯着两个沤肥缸发呆,心里无限惆帐,潸然泪下。那里的一草一物都留下过他熟悉的身影,那是多么勤劳快乐耕作的身影,可惜再也寻不着了,寻到的只是一颗幼小滴血的女儿心。
        父亲去世时,我12岁,最大的姐姐也只有15岁,弟弟十岁还未满。对这三个仍在嗷嗷待哺的孩子,他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家当和财富,但他留下的爱国爱民爱家人的精神财富永存我们心里,够我们享受一生,他慈父的爱,也是儿女们今生的慰籍和夸耀!

镜子的父亲和他的三个宝贝孩子
20240525220214front2_0_1160_Fgf_d9TvocArRHnYDD_BixsC9Xdl.jpg
罗田县第一任县长廖鹏.作者镜子的父亲
20240525220214front2_0_1160_FoWtktZwtIU6UUod3B3US2t8g3iU.jpg
作者镜子的母亲年轻时的美丽玉照
20240525220214front2_0_1160_FktoUB5jIQuaYI5LpfTgKp6lCCqR.jpg
端庄典雅的母亲
20240525220214front2_0_1160_FjzTJb2_xmmHyZ-hJG_RBuqthkPf.jpg
镜子的全家五口
20240525220214front2_0_1160_FkLQ-WCMKlH1HBIwJ-h3_ol33TWE.jpg
镜子的母亲、姐姐和她
20240525220214front2_0_1160_Fg8QdNHwWcYFO5SkQvZccZkzMPtR.jpg
一排正中间的是原湖北省省长张体学,一排左一是作者的父亲
20240525220214front2_0_1160_FlnCCGy4EBbkl5IIVtLZrEPBJG6q.jpg
优雅的镜子母亲与母亲的同事
20240525220214front2_0_1160_FuUs-r7wVa3Ri_aLc3GX0quZiI9X.jpg
镜子与弟弟
20240525220214front2_0_1160_FstXvCkxEyiLSxIdxnbDGHp9KKDR.jpg
两岁时的镜子
20240525220214front2_0_1160_Ft7RO92t5DmKIu0PK5t68ABbiEKG.jpg
小宝贝时的镜子与姐姐
20240525220214front2_0_1160_Fr1peLxSLE53CKanBMMWqQQ6Y7jV.jpg
罗田县第一届县政府办公所在地:李家楼
20240525220214front2_0_1160_FkR9P7hNS7M6qgEvioMYn484NDPD.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0 收起 理由
蓝妮 + 200 狠狠的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4-5-27 20: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廖鹏伯伯和傅伯母都是罗田人中的佼佼者!
20240527200327front2_0_1160_FgmbapW8g8slu00L9zorxgDN4fnz.jpg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9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229
发表于 2024-5-26 00: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说我已看过《我的父亲》数遍之多,但每次再阅,总能潸然泪下,悲从中来。作者感情细腻文笔流畅,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将一位出生入死、英勇无畏的革命前辈,同时也是一位慈祥善良而正直的父亲呈现在我们眼前。感谢问版分享此文,宣扬传播我们家乡的革命前辈,爱党爱国爱家的史实,正能量满满!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051

主题

11万

回帖

1604万

积分

积分
16042658

最佳新人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4-5-25 22: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革命前辈,可敬可亲的父亲!
万事皆空善不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051

主题

11万

回帖

1604万

积分

积分
16042658

最佳新人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4-5-25 22: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事皆空善不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22: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河 发表于 2024-5-25 22:21
老革命前辈,可敬可亲的父亲!

谢谢朋友小河姐首席热情关注此帖!这是我认识的罗田革命前辈的家国情怀感人故事。

点评

确实感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5-26 2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6517

回帖

76万

积分

积分
764885
发表于 2024-5-25 22: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回忆录,感人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6517

回帖

76万

积分

积分
764885
发表于 2024-5-25 22: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版的“引”也写得非常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6517

回帖

76万

积分

积分
764885
发表于 2024-5-25 22: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当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5 22: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门有座桥 发表于 2024-5-25 22:53
问版的“引”也写得非常感人!

的确,很用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5 22: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人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5 22: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方式|关于我们|罗田论坛 ( 鄂ICP备16011092号-2 )

GMT+8, 2025-5-2 00:51 , Processed in 0.264955 second(s), 8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