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编在罗田县某医院住院部见到了正在住院的文红潮。第一眼见到他,感觉很诧异,头大脚小极不协调。他斜躺在床上,身上还插着导尿管。
“刚生下来时就不像个人样,许多人都说我是怪物……”文红潮出生于罗田县河铺镇文家山村,兄妹5人,其排行老四。由于家大口阔,他11岁才上学,四五年级的时候,身边的同学都开始长个子,而文红潮只有一米左右的小个子。医生诊断,他不是因为发育晚,而是患上了“侏儒症”,身高永远停留在一米左右。
小学还未念完,文红潮就辍学了。父亲看他个子小,不宜肩挑背扛,就安排他放牛或者做一些手头上的事情。倔强的他,不甘心一直这样靠父母养活自己,一心想要自立。1994年,他在枫香树村开了一家百货店,一来方便当地村民购物,二来也为自己挣一份收入。渐渐的,文红潮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2009年,因为长期劳累,文红潮患上了腰椎管狭窄,下肢麻木,行动不方便。无奈,只好在兄弟姐妹的帮助下,到武汉做手术治疗。岂料,手术失败致残,文红潮只能靠轮椅活动。且一日三餐,吃喝拉撒全靠父母服侍。文红潮曾一度非常痛苦,后来,在家人和村民的开导下,重新燃起了他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当年,文红潮又将店铺搬到了文家山村村部的旁边,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文红潮看到每年的清明和重阳,或者村里老人去世后,祭祀用品用的比较多,他通过自学,学会了纸扎祭祀用品。
也许,常人的“举手之劳”,对文红潮而言需要“倾尽全力”。刮蔑、裁纸、糊浆、坐在轮椅车上,他每天忙个不停。一个祭祀用品,别人一天就可以完工,而他却要两三天。“我没有从过师傅,完全凭记忆学着扎,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手被竹篾扎出了血,后来,总算扎成功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文红潮十分兴奋。
文红潮的父母均已80多岁,父亲也是一位肢体残疾人,母亲患有心脏病。文红潮经常拜托村民下山或进城时为其父母买药和补品,自己却连一件新衣服都不舍得买。
由于长时间久坐,文红潮的腰椎1至5节变形压迫马尾神经,导致右腿瘫痪萎缩,大小便失禁,臀部长褥疮。为了照顾他,父母每天洗衣、做饭、将其抱上抱下。晚上,还要帮忙洗澡擦药,每天忙的腰酸背痛。文红潮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又无能为力。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看着父母渐渐老去,自己却失去了尽孝的能力。为了不拖累父母,文红潮思前想后决定将百货店交由同样是残疾人的侄女打理,自己住到了镇上的福利院。“现在政策真好,我在这里,有专人照料。我反倒觉得离开父母并不是坏事,至少让二老不为我操心,活得也轻松些……”据河铺福利院护工肖家爱介绍,由于文红潮臀部褥疮比较严重,福利院每天都要安排医生过来为他清理褥疮,打点滴,文红潮的生活起居都由他照顾。
文红潮最怕的就是晚上,他的右腿由于萎缩疼痛无比,他每天都要让护工找来一条布带,将他的右脚踝缚住挂起来,这样才能减轻一点疼痛。
“我来这里快一个月了,虽然现在可以与老人们聊聊天,打打牌或者下象棋,但心里总舍不下山上的父母,如果腿脚方便,或许,我可以将父母照顾的更好,真希望我的病能好起来,早点回家,凭自己的能力继续尽一份孝心……”文红潮明明知道,就算他怎么努力,上天可能也不会再给他尽孝的机会。但是,为了这份孝心,他却一直在心存幻想和期待。
来源:掌上罗田 掌尚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