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田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用户注册
x
“可惜了!这漫山的柿子,美了风景,却冇得办法变现。”昨日,罗田县三里畈镇毛家咀村金耳岩8组宋家湾,53岁的村民熊伟松站在自家门口老柿子树下感叹道。
熊伟松说这棵树应该有两三百年的树龄,我有些不相信,但其老父亲熊玉堂的回忆让我打消了疑惑。老人今年80岁,耳聪目明,他清晰地记得,还是孩童时,柿子树下有个舂米的小棚子,自己就仰躺在棚顶张口吃柿子。
眼前这颗柿树后面便是熊伟松家的老柿树
“像这般高龄的柿子树在金耳岩还有不少。”熊伟松说,金耳岩和“中国甜柿第一村”錾字石守着同一座山——富猪寨,錾字石在山北,金耳岩在山南,都有着悠久的种柿历史,但由于交通不便加上疫情影响,金耳岩的甜柿销售一直都是个问题。
熊伟松介绍,金耳岩里边有毛家咀村7、8、9三个村民小组,大概有1000多棵柿子树,产量应该有十几万斤(至少上十万斤是有的)。目前变现了的也就2、3万余斤,柿子大多还在树上挂着。
还挂着“红灯”笼的柿子树在苍耳岩随处可见
他带着我们在山中盘旋,这里的确有些偏,电信手机信号差不多消失无影踪。从宋家湾到张家湾、肖家湾、西边冲、扁担坳,沿途农户房前屋后、田边地头,随处可见“柿子红”。红红的柿子挂在光秃秃的树上,五彩山林映衬,这是初冬最美的画面,却是村民们最不想看到的“美景”。
“已经立冬了,一两场霜下来,这些‘红灯笼’就挂不住了。”熊伟松告诉我们,柿子在树上最多还能待个20来天,再不摘就分文不值,化作春泥了。
在树上摘柿子的熊伟松
金耳岩都是留守老人在家,能上树摘柿子的不多,熊伟松算是年轻的,所以就把村民的柿子树包过来,自己摘自己买。很可惜!目前也才帮人卖了3000多斤,自己家2000多斤柿子还挂在树上。
“没人进来收,没人进来采,送到镇上常常也是原路返回。”熊伟松只能把鲜柿子晒成柿干,象他这样处理的不止一人。7组肖家湾村民熊德平和妻子正在家中刮柿子皮,他家一两千斤柿子卖了不到200斤,楼上已经晒满了,他们就怕白费力,“柿子卖不出去,柿干能不能卖出去还是问号。”
熊伟松家的柿干
据他们讲,9组有个大户雷火华,仅两棵树就有3、4千斤(不算其他的树),目前也只卖了几百斤。路上,一位村民正在树上摘柿子,熊伟松以为他卖出去了,一问才知道——“没人要,摘了送人!”
离开金耳岩时,夕阳正打在色彩斑斓的山上,那些红红的柿子变得更加亮眼,也许这些在我们的眼里是绝美的风景,但在熊伟松、熊德平这些村民眼中,美丽背后笼罩着伤感——柿子要是能卖出去就好了! 熊德平的妻子在筛柿干,门前树上还挂着满树柿子
我尝了一颗金耳岩的柿子,脆!甜!没有丝毫的涩味,满口家乡独有的味道,能让你想象出那种柿子高挂枝头的乡愁美景。所以,在这里,我们恳求有人能够帮乡亲们一把,让他们的心里也充满甜蜜。
如果您有这份爱心,请添加下方微信或者直接电话联系(量大量少没关系),罗田论坛将全程监督村民发货,并一一跟踪收货情况。
联系电话:17343220042 罗田甜柿
罗田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自然脱涩的甜柿品种,秋天成熟后,不需加工,可直接食用。其特点是个大色艳,身圆底方,皮薄肉厚,甜脆可口,罗田县为“中国甜柿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