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田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用户注册
x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历经硝烟战火,一路披荆斩棘,付出巨大牺牲,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
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让我们向那些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先烈们致敬!特别要铭记那些没有留下名字、至今还埋骨他乡的烈士们。
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让我们一起追忆一位至今还“居住”在罗田的“冯连长”,试着帮助他找找回家的路。
观音山,坐落于湖北省罗田县匡河镇,古称“匡罗山”,因山中观音寺而得名,乃鄂东名山。
观音山不仅仅是一座佛教名山,更是一座英雄之山。山顶东北端,步行150米,岩前临风之处,至今还能看到两座烈士墓。周围挺拔雄壮的松树,引风长啸,似乎在向我们讲述70多年前那悲壮的一幕。
“同年(1946)秋,独二旅六团一营在营长谭振彪率领下,由英(山)、霍(山)县进入本县,活动于僧塔寺、大地坳、薄刀峰、黄土岭、泗泊河、蕙兰山等地。9月5日,在观音山被国民党广西军包围,营长谭振彪和三连长冯大个率领冲出重围。部队损失惨重,一连、三连连长等共牺牲300余人,伤亡过半……”
关于这场观音山血战,1998版《罗田县志》留有记载。由罗田县人民政府重修的墓碑上纪录着后面那段更为惨烈的情景。
为免全军覆没,三连长冯苦娃(冯大个)主动请缨带领一个班的战士掩护大部队突围。就这么三十几个人边打边撤,将敌人引至观音山顶。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冯连长他们一直拼到子弹打光,石头扔光,誓死也不投降。
此时山顶只剩下六个人,大部队早已安全撤离,登上山顶的国民党反动派恼怒不已,残暴地将冯连长他们六人捆绑后活埋。国民党军退走后,观音山寺僧侣和山下九房冲村村民收敛英烈遗体,修造了坟墓。
如今,昔日荒凉的坟地旁立起了墓碑,还修建了一座八角亭。但看着历经风雨的烈士墓和碑文,心中不免涌起一阵悲凉。两座烈士墓,一个上书“冯连长烈士 墓”,一座上书“在此地战斗牺牲烈士之墓”。我们能知道的就是那场战争,那个冯大个(冯苦娃),那些连姓名都没留下的英勇战士,还有就是立碑人谭振彪。
时间过去了70多年,您们为我们拼来了和平、幸福的世界,而我们却不知道您们的名字,不知道您们的家乡在哪里,不知道您们的亲人是不是依然在苦苦地寻找着您们。您们孤寂地屹立在山巅,眺望着远方,您们是不是想家了?是不是想念着家中的父母亲人们?
关于这场战争和冯连长他们,笔者整理收集了以下有用的信息。
其一,资料显示,当年这支部队应该就是张体学率领的鄂东军区部队(鄂东独立第二旅)六团一营;其二,该营营长谭振彪(也就是立碑人)确有其人,湖北党史也有记载,解放后曾任湖北省交通局(现交通厅)副局长;其三,据政府后重修墓碑记载,冯连长当年18岁;其四,我们小时候就见过此烈士碑,四十多年了,此战是存在的;其五,八角亭据说是他们战友捐建的,那么应该有战友信息或文史记载。
一年一度的建军节来临,国之强大,军之威武,令每一位中国人振奋,我们不能忘记是先烈们用鲜血与生命铺就了今天的幸福富强路。我们不仅要深切缅怀英烈,更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比如发起一场跨越数十年的寻亲行动,为这些最可爱、最无私、最令人尊敬的英雄们找家,让他们能够和亲人重逢,慰藉九泉之下的英灵。
这个特别的日子,请留下您的赞,您的敬意,或者留下烈士寻亲有用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