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田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用户注册
x
罗田县城一小区内,12户居民,进出单元楼竟然只能靠一座临时“竹桥”。更令人唏嘘不已的是,这座“竹桥”,居民们一走就是15年,至今依然没法结束“竹桥”生活。
今日上午,雨还在下,走进位于段家桥附近的粮贸小区,左边那座“竹桥”便闯入眼帘。雨点打在“桥面”上,有些湿滑。一位居民下楼,小心翼翼地迈上“竹桥”,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走出了小区。
这就是该小区7栋一单元12户人家的进出“楼道桥”。说是“桥”,其实就是由4块竹跳板拼成的便道(两侧由槽钢固定)。这座“桥”颇有历史,风雨中历经15载傲立不倒。
该栋朱姓居民介绍,这里原本是粮食加工厂,地块当年由法院拍卖,2005年开发商动工建房。2007年,业主们陆陆续续都搬进来了。“搬进来时就是竹跳板入户,开发商解释,这是临时便道,天桥马上会建起来的。”现场的居民们对此事记忆犹新。
7楼许阿姨更是清楚记得,儿子就在新房结的婚,婚后第二天(2007年6月7日)早上起来发现,“竹桥”成了断桥,竹跳板不翼而飞,她只能“爬”出来。
竹桥一开始没有两侧的槽钢,再加上当时没有及时维护,时有险情发生。
搬进来没几年,住在四楼的晏阿姨一次出门回来,一不留神滑倒在“桥”面上,左手手腕骨折。十年过去,老人对这座“竹桥”心存恐惧,如今天黑之后就不敢出门了。
2010年,童威的母亲出门走在跳板上,一脚踩空,跌到“桥”下,脚部受伤,半个多月走不了路。周奶奶带着当年只有4、5岁的孙子走在“桥”上,孙子的脚卡在竹跳板之间……
15年里,居民就这样在这座“桥”上出门、回家,回家、出门,他们最担心的是老人、孩子,最担心的是下雨下雪,还有黑夜,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被自家门前的“竹桥”误伤。
15年里,居民们不断地找开发商,找相关部门,希望能为他们分忧解困,但那座“桥”依旧巍然不动,居民们悬着的心始终没能放下来,揪心的日子一天又一天地继续着。
去年,终于赢来了“老旧小区改造”的历史机遇,居民们满心渴望能通过这次大行动根除顽疾,给他们一条能够安全进去单元楼的通道。但没想到,小区内路面刷黑了,墙面刷白了,而那座“桥”还是那么坚强,就像一个顽固的“钉子户”一样,我自顾我地横在那里。
“搬进来时,牵着孩子,如今孩子都高中毕业了。”一女性居民说;童威说:“被桥伤过的母亲都不在了,而眼前这令人心烦的竹桥却还在。”
居民们很纳闷,“我们别无他求,只是想要一条安全回家、出门的通道,咋就这么难?”他们希望心中15年的忧愁能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得以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