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田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李茂影视 于 2022-6-20 22:48 编辑
乡村纪事之光伏发电 文/龚增元 图/李茂 (此文只是自己看法,纯属个人观点) 看着一坵坵、一畈畈、一冲冲的良田长满了野蒿和荆棘,长满了稗草和巴茅,我的心痛了。又看到某些地方旱涝保收的上百亩河套畈全部安装了光伏,上面是光伏板,下面是丛生的杂草。据说还是某乡镇领导的招商引资工程,被当作政绩宣传。我的心更痛,简直要对天嚎啕大哭一场。 民以食为天。食从哪里来?无知的人都晓得,食从田地中来。眼看好田好地闲置荒芜,好田好地建了光伏,现状堪忧哇! 骆驼坳光伏发电 古语说:仓廪实,天下安。粮食是历代国家治国安邦的根本,国无粮不稳,民无粮不安。耕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粮食生产离不开田地。保护耕田,不让每一块田地荒芜,就是保住我们的生命线。把所有的耕田都开垦出来并利用好,给我们自己,给我们的后代子孙留下饭碗。不至于让后代子孙唾骂我们这一代人! 匡河文家坊村没荒田 俗话说:为政之要,首在足食。田地被荒了,好田被占了,焉能足食?田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别看目前粮食充盈,要想到缺粮时的困境,还是要居安思危。 有人会反驳:粮食可以进口。进口的粮食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再者,国家有用大机械操作的种粮产粮基地,几千甚至上万公顷,年产量数以千万吨级,你那小坵小块,小冲小畈,算个么事,国家不靠你那点田地,荒了就荒了,占了就占了,影响不了大局。我就想,一旦遇上旱涝灾害,一旦遇上大规模病虫害,一旦遇上疫情,一旦遇上战争,国外进口粮食被卡脖子,那时,14亿人缺粮吃,怎么办? 大河岸石缸山村光伏发电 于是,我又想起了历史上因粮食而灭国的故事,想起了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粮食战争,齐国征服鲁国。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人这么干了。 周武王战胜商纣王夺取天下后,把自己手下的第一功臣姜太公分封到了齐国。姜太公初创齐国时,这里只是一个海边小国,方圆不过百里,而且多是不适合粮食生长的盐碱地。粮食产量不高,人口数量不多。后来,齐国之所以能够发展为战国七雄之一,与第15代国君齐桓公有很大关系,他的丞相管仲就发动了粮食战争。 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荒山荒田建光伏发电 当时鲁国是齐国的主要竞争对手。鲁国的老百姓平时织一种叫绨(音ti,原料为棉线)的纺织品。 管仲劝齐桓公穿绨料的衣服,并下令大臣们也照着做。上行下效,齐国的老百姓一时间全都穿起了绨料的衣服。于是,在齐国绨的价格暴涨。管仲由此特意对鲁国的商人说:我们齐国现在急需绨料产品,你们给我贩来一千匹,而且越多越好,我给你们金三百斤。在当时,这是一个非常高的价格。引得鲁国百姓纷纷把绨料产品运到齐国去卖。于是鲁国财政收入大涨,百姓也富足了起来。 白莲河乡白洋坪村扶贫项目光伏发电 看到巨大的利益后,鲁国国君要求他们的百姓大规模织绨,用所有田地大规模种植绨原料,从而放弃了粮食生产。 这个时候,管仲觉得时机已成熟,于是又劝齐桓公改穿帛料的衣服,同时下令不让百姓再穿绨。同时,管仲下令紧闭商贸通道,不和鲁国来往。一年后,鲁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百姓大批饿死。鲁国国君急令百姓返农,但为时已晚,粮食不可能在短期内生产出来。于是鲁国谷价暴涨,鲁国百姓从齐国买粮每石(dan)要花上千钱,而齐国的粮价每石才10钱。 三年后,鲁国再也组织不起有效的反抗,鲁的国君不得不归顺齐国。齐国一兵未动而征服了鲁国,这就是粮食战争的威力。 仔细分析齐国对鲁国发动的粮食战争,有明显的三步:第一步,建立自己的粮食生产优势;第二步,用利益诱使对方生产自己需要的某种工业品,诱使对方大幅度减少粮食生产;第三步,逐步提高粮食价格,减少粮食供应,甚至干脆断绝向对方的粮食出口,造成对方粮荒,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中国齐人的智慧在2000多年以后的今天,被另一个国家学会了,这个国家的名字叫美国。 其实,美国发动粮食战争的策略很简单。通过财政补贴降低粮食价格,进而打入中国市场来挤占中国国内的粮食市场,企图破坏掉中国原有的农业生产结构,霸占中国市场,进而最终控制中国粮食产业。让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端在他们手里。而粮食一旦被控了,饭碗端在别人手里,结果可想而知。 粮食,经济的命脉,岂能不识;粮食,国家的根基,岂能不慎?粮食是本世纪三大重要战略能源中最重要的一种,一直是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对象。 同志,尤其是当地父母官,粮食这么重要,生产粮食的良田岂能被荒废?岂能被占用?哪怕是一块一坵,哪怕是一冲一畈。醒醒吧,为国为民想想吧,不要上了某些敌对国家的当。 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 龚增元,湖北罗田人,《九天文学》特约编委。著有《耆年杂集》《乡土情缘》。本人长期关注乡村,不定期地推出乡村纪事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