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田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李茂影视 于 2022-8-1 20:40 编辑
我与骆驼坳中学一起成长 (文/冯建军 图/李茂) 今年高考的第一天,读到老同事龚增元的一篇“再见了,骆驼坳高中”的文章,内容是“骆驼坳中学送走最后的一批考生,再无高中”。顿时心中五味杂陈,万般不舍。一连几天让我思绪滚滚,夜不能寐。也许有人不理解,一所普通高中的撤并,对于一个已经离开三十多年的古稀老人,为何如此魂牵梦绕。 起 步 1976年7月,我从黄冈师范体育班毕业,拿着毕业分配介绍信来到骆驼坳中学,此时我才刚满23岁。骆驼坳中学18岁。现在23岁的孩子可能懂得的事情很多,或许已经少年得志。可是那时候的我们受传统教育的熏陶,思想单纯,天真无邪,如同一张白纸。 记得报到的那一天,阴云密布,大地闷热。但是,第一天参加工作的我,心中充满了阳光和自信。一大早我就把跟随我多年的旧木头箱,用一根麻绳结结实实地绑在从同学那里借来的自行车上,没来得及吃早饭就兴冲冲地出发了。我身穿绿色背心,白色运动裤和回力运动鞋。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我的这一身装束显得有点打眼。特别是回力鞋属于运动员专供商品,但是骑着这辆破旧的自行车却显得格不相入。 当时的骆驼坳中学建在一座山冈上。学校没有校门,只有一条有点夸张的陡坡通往镇上。校内全部是平房,宿舍后面有口不大的水塘,塘边长满了水草。塘岸上的几栋教室原来是骆驼坳小学校舍,因为教育发展的需要小学搬走了,房子划归中学所有,全部是土木结构的危房,后来稍作维修,后来作为校办工厂和初中教室。学校条件虽然简陋,但是并不影响我第一次上班的愉快心情。 当时接待我的是瞿鼎怡校长。他简短地介绍了学校情况,同时分派了我的工作任务:负责全校体育课、学生思想和共青团工作。此前,学校团的工作是由瞿校长兼任,可见这是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厚望。同时瞿校长正式通知,我在母校黄冈师范的入党申请已经获批。他代表党组织,希望我以后加强学习,爱岗敬业,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当时我十分高兴、激动,表示一定牢记党组织提出的严格要求和殷切期望,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党的宗旨,做一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当时的高、初中都是两年制,骆中虽然是一所完中,初中到高中只有7个班300多名学生,另外还有一个高中班在虎母山校办农场值守。 磨 练 学校体育设施十分简陋,只有一片不大的运动场,直道不足60米,一圈不足200米。场地边有一个沙坑,场地中间架设了一幅木篮球架,风吹摇摇晃晃,让人细思极恐,学校没有专门的体育器材室,我的宿舍就是器材室。篮、排球有十几个,但是几乎个个跑气,有时课上一半还要加气。我每周除了团的工作,就是全校7个班14节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和学校运动队的训练。此外还兼任初二(1)班的副班主任,跟随朱惠如老师学习做班级工作。罗田属于贫困山区县,农村中学师资比较缺乏,加上骆驼坳中学有个传统,为了培养锻炼年轻教师,刚参加工作都会分配比较重的担子。我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吃苦精神,开始了教学生涯。 当时学校最年轻的教师就是我和音乐老师李小七,查方焱老师几次戏称我们是骆中的“春苗”。学校经常把艰苦、危险的工作交给我们去做。比如护校卫校、下乡支农、抗洪抢险。有一天晚上,我和李小七去徐家塆参加抗洪抢险。去的时候,沿着河堤摸索前进,由于上游山洪暴发,突然河水爆涨,水急浪高,我们走投无路,只好趟着洪水撤离到高处才脱离危险。 有段时间,经常有流氓晚上来学校骚扰女生,我们带领高中男生巡逻护卫。有天晚上听见女生的惊叫声,我们急忙冲了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了一个骚扰女学生的变态狂,亲手逮住这个坏人的勇敢学生叫潘光辉。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我和李小七一起捉拿骚扰女学生的坏人时候,李老师头部不幸撞在楼梯上,万幸的是只受了点轻伤。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高一年级增加到四个班,并且分了一个快班,也有人称之为“跃进班”,让我担任了这个班的班主任。这是学校领导交给我的重任也是信任,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压力巨大。那时候学校没有补课一说,星期天我不休息,组织学生在学校做作业、复习。后来请语文老师黄正琼和数学老师王珏给学生补课,但是没有补课费这一说,都是无私奉献。这大概算是全国最早补课的学校,当然现在来看这种行为属于违规。这一届学生1979年毕业,高考升学率获得全县第一。 1977年,我的体育工作受到严峻考验。在全县中学生篮球赛之前,张家山中学篮球队来我校访问比赛。其实就是锻炼队伍,打探虚实。由于我经验不足,指挥失误,本土作战竟然一败涂地。当时真让我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想不到我辛辛苦苦训练一年的队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此时,学校领导不仅没有批评我,还鼓励我不要气馁,继续努力。在离比赛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带领自己的队伍臥薪尝胆,实战训练。从骆驼坳镇直机关打到白莲河铝厂,从我的母校白莲镇中学打到蔡河高中。队员越战越勇,队伍提高很快,最后在全县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在对以张家山中学为主的匡河代表队的比赛中,队员们一改过去输球的疲态和胆怯,生龙活虎,冲锋陷阵,终于一雪前耻。 下半年,为迎接第二年全县中学生“体育运动达标”检查,我们提前对学生达标情况进行了摸底自查,结果全校达标率不足60%。面对此情,我们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支持下,全校利用课外活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达标”竞赛和冬季体育锻炼,促进了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最终在全县“达标”检查中达标率超过了85%,名列前茅,受到县教委、体委的表彰。 成 长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由于少不更事,年轻气盛。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性情急燥,方法简单,工作中多次与领导顶撞。多亏骆驼坳中学是一个风清气正,人际关系和谐的地方。领导班子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他们团结共事,真诚合作,以身作则,廉洁奉公。特别是胡幸洲和瞿鼎怡龚明三位校长,以及郭汉卿、胡维新、李建中三位主任,待人总是和颜悦色,平易近人。工作中严格要求,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善于听取群众意见,事关学校的重大决策,广开言路,开门纳谏,集思广益。因此,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到处呈现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他们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征服了我。在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做人和做事,让我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不断成长和提高。 1978年下半年,学校把我送到罗田县委党校学习,参加“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回来后在全校教师中进行了宣讲,使我的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自信心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为了学校发展,全校师生克服多重困难,自己动手开山建校,开劈运动场。为节省资金,瞿校长亲自设计,我们一起动手,用了几个晚上时间加班加点,焊接了四副篮球架和几副排球架。我又到镇上机修厂,在学生家长和往届学生樊园选的帮助下,支援我们二十几个铁球,拿回学校后自己动手用砂纸打磨一番,成了很好的投掷练习器材,解决了十几个班学生上体育课的问题。 那些年,中国“女排精神”激发了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1979年以后,随着学校不断发展,年轻教师越来越多,校园越来越有生气,工作学习生活氛围也越来越好。每天晚饭后教师与学生之间或教师之间少不了一场激烈的篮球赛或排球赛。领导带头上场,一批中老年教师也纷纷上阵,各展其能。这种自发的群众体育活动成了每天的必修课,也展示了骆中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 此外,我们还经常邀请县城关中学、三里桥中学等兄弟学校、镇直机关来我校进行排球、篮球比赛。每年的法定节日,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对社会开放,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拔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比赛和健身活动,使骆驼坳镇一跃成为全县和黄冈地区体育先进乡镇。这比后来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要求节假日,校园体育设施对群众开放的精神早了近20年。 骆驼坳镇还率先成立了体委,由镇团委、妇联、文化站、骆驼坳中学等有关单位组成,由县体委出钱配备了专职体育干事。我作为学校负责人也被命名为体委委员,镇领导瞿新化同志兼任体委主任。学校对外影响越来越大,口碑越来越好,教学质量越来越高,高考在全县总是名列前茅。学校发展也越来越快,不到十年的时间,从当初只有300多名学生,发展到1400多人。原来的旧房屋全部拆除,用红砖盖起了一座阶梯式教学楼和一栋办公楼,以及教师、学生宿舍和饭堂。办学条件大大改善,面貌焕然一新。 在实践中我一面加强自身文化修养,一面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工作能力不断提高。1984年上半年,县教育局领导刘先宣来骆驼坳考察,,要我到白莲乡担任教育组长。瞿校长首先征求我个人意愿,同时表达了挽留我的意见,我豪不犹豫地留了下来。7月份由学校提名,县教育局批准,让我担任了学校副校长。1986年,我通过业余学习获得大学专科文凭,接着又通过函授学习获得本科文凭,后来还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 感 恩 1988年8月,由于工作需要我离开了骆驼坳中学,调往罗田一中担任团委书记、团县委常委。此后又从罗田一中到罗田体委、黄冈市体育局、市体校、市体育馆、市体育总会工作,2013年10月退休。 在漫长的人生中,骆驼坳中学是我工作时间最长、收获最多、最值得我回忆和感恩的地方。我从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第一次踏进复杂的社会,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呵护和成长,思想从这里开始不断成熟,能力空前提高,政治信仰更加坚定。我把青春最美好的岁月,贡献给了家乡、献给了骆驼坳中学。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在这十二年中,我除了政治上的进步,工作能力上的提高,还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庭。完成了恋爱、结婚、生子“三部曲”。为我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退休快十年了,回忆最多的是骆驼坳中学,谈论得最多的也是骆驼坳中学,梦得最多的仍然是骆驼坳中学。她早已进驻了我的心田,注入了我的血液和生命之中,时刻不会忘记。我对骆中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结和难以割舍的情缘。 这十二年是我人生成长最关键的十二年,也是最快乐的十二年,值得回忆和总结的十二年。十二年一晃而过,说长真的不长,说短也真的不短。十二年给我留下了非常多的记忆、感动和自豪。 2018年4月,受现任校长王建华的邀请,在老校长瞿鼎怡的带领下,我们这些曾经在驼坳中学工作过的老教师回到这里,欢聚一堂,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看到校园郁郁葱葱,高楼林立,百花吐艳,生气勃勃。心中激动万分,特吟诗《七律》一首,表达心中的祝愿: 别离故校已经年,今日七中展丽颜。 黉舍栽植桃李秀,学园培育万花鲜。 倚天大厦八方起,拔地高楼四面环。 才俊辈出兴伟业,为国效力竞先鞭。 今天,骆驼坳中学高中部即将撤并,她的存在虽然只有52年的历史,然而这也是她最辉煌的52年。如今骆驼坳中学还在,文化根基还在,教职员工的奋斗历史和“心无旁骛,砥砺前行”的骆驼精神还在。愿她继续沿着这条光辉的道路,健康发展,一往无前。相信她明天一定会更好。 2022年6月17日 于黄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