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田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用户注册
x
合作探究,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罗田县骆驼坳中学 余科艳
有位教育家也曾说:“兴趣是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兴趣对各科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历史学习也是一样,由于历史这门学科内容较为枯燥,而长时间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因此,对初中历史教学而言,采取合作探究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十分重要。对此,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感悟和学习交流的体会,就如何通过合作探究方式,让学生爱上历史课堂,喜欢上历史课程,达到提升教学成绩,谈几点心得。 合作探究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需要教师科学分组,所有组员各司其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基于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并将其学习能力结合起来,分配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中既有学优生,也有学困生;除了有性格外向的学生,还有性格内向的学生,所有学生的比例应均衡。学习小组的人数为6人左右并固定下来,便于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将自身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利用相互之间的良好配合,共同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合作完成。 学习《盛唐气象》时,我按照原来分的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借助查阅资料和网上搜寻的方式,查询和我国隋唐时期有关的辉煌文化在建筑、科学、诗词、书法、绘画、医学以及艺术等方面资料,并进行简要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每位学生必须将自己独立搜集好的资料向组长汇报,并由组长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再组织所有小组成员探究相关知识,真实地看到隋唐时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感受到辉煌的隋唐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形成学习能力。这样一来,不仅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激发了出来,也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隋唐辉煌文化,促进自身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显著提升。 合作学习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探究,需要将多方面的内容联系起来,包括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能力、知识、情感态度等,如果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就要求教师把合理的教学目标制定出来,在抓住重难点的同时,也帮助学生顺利把重难点突破。 在教学《夏商周的更替》一节内容时,我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夏、商、周三朝的建立者及其建立、灭亡时间进行概括,并对三个朝代为何会灭亡展开讨论,借助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做,不仅有助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更能够促进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班级凝聚力的提升。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喜欢上历史学习,我喜欢选择学生平时感兴趣的事物来向学生提问,借助有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并参与讨论。 合作学习要构建灵活的模式。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都正在发展,对于外界的很多事物他们都非常好奇,渴望去探究,因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也十分突出,并存在一些叛逆心理。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分组合作学习,采取知识竞赛、诵读比赛、讲述小故事或者诗词填充拉力赛等各种形式的分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积极参与竞争,用“我要学”取代传统的“要我学”。我在教学时还采取多媒体教学模式,即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视频、图片,将视听的双重感受带给学生,打开学生思路,激励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来描述学习所得。 总而言之,对广大历史教师来说,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合作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历史课程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实现变成趣味问题,让学生爱上历史课,从而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也需要师生一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