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田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用户注册
x
光明网 昨天11:38 来源:湖北之声 2月23日 10:00 湖北广播电视台 作客直播间的嘉宾在访谈中 情难自己、哭成泪人 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叫李立斌 浙大二院外科重症医学科主任 2月14日驰援武汉战“疫” 任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ICU主任 54岁的他 亲历过“非典”救治一线 也看过无数生离死别 但这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 看到战友累倒 看到生命离去 难掩伤痛 节目中说到的这篇周记 是他在2月22日持续奋战一周后 用短暂的休息时间 一气呵成的 一位援汉ICU主任的战“疫”日记: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却总是泪流满面 来汉已一周,前几天很忙,自己也不善文笔,向来很少写记录心情的东西。9天前,我们带着重任而来,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协和肿瘤中心的重症监护室(ICU)。在各方努力下,工作已逐渐走向有序、规范。今天,一个人在酒店的房间里,想来也应该写点什么了,也权当是一篇周记。上一篇周记,好像还是30多年前的事了。 记得2月12号晚上11点半,医务部主任张秀来电,通知立刻赶到医院参会。我跟家人说,号角已吹响,战士要冲锋了。 ▲来武汉前,李立斌把自己的头发理成了板寸便于打理 我是一个感情并不外露的人。在ICU工作的人,也早就看惯了生死。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段时间以来,我却一次又一次的泪流满面。 记得赴武汉前的有一天的晚上,在电视里,当我看到一名护士的脸上留下的深深的伤痕,看到医务人员已累得倒在地上的情景,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虽然我也已年过半百,但我还是忍不住放声大哭了起来。那种心痛、难过的感觉,真的难以言喻。 武汉协和肿瘤中心的这个ICU,原是普通的骨科病房。在一天时间内,要完成硬件改造,组建好医护队伍,把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病人收治进来,医疗队的压力可想而知。担任ICU主任的我,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很重…… 2月18号下午,病房打来电话,有两位危重症患者,原来是用无创通气的,但病情仍在恶化。我立刻赶往医院,决定予以紧急气管插管,并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大家知道,气管插管时,患者气道开放,操作者距离患者最近,被感染的风险很大。之前,我也多次向队长、常务副院长王伟林表态:“第一个插管我上。” 这不是豪言壮语,说实话,作为一名从事重症医学专业25年的老兵,2003年就曾赴抗击抗击“非典”第一线,我心里并不害怕,更何况我们医院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防护。但作为病区主任,我必须以身作则。 腰痛已有些时日,每次从病房出来,脱防护服时疼痛难忍。那天,我进病房前吃了两片止痛片。晚上7点,回到酒店,已感到几分疲惫。这时,队长王伟林给我打来电话,向我表示感谢和慰问。电话中,我听到了他哽咽的声音,也忍不住流下热泪。正像许多医务人员所说的,我不是英雄,只是披上了战袍的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要面对的挑战太多、未知太多。 这儿是战场,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这种感受。我那苍白的文字,都不足以表达。最后,借用一句杜甫的诗句,为这篇周记收个尾,唯愿——“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李立斌 2020-2-22 上午11时10分于武汉 ▲李立斌(中 )戴着正压头套,为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做气管插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浙江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