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田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白衣勇士 于 2020-2-9 17:37 编辑
 待到山花烂漫时 ——疫情战地日记
罗田县万密斋医院 章芳
[163music]1_1_316200_绒花[/163music]
立春第三天,十九点。今天下班感觉特别早,大桥上河风习习夹杂着丝丝寒意,暮色下的红色小镇,静谧而又凝重,远处的河堤上萧瑟一片,星星点点的青草装扮着干涸的河床。 春天,来了吗?
算起来,这是来定点医院的第几天了?努力想,居然还是想不起。生活已经被治疗,护理,防控,督查安排得满满的。紧张忙碌已经渗透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想起领命来到胜利镇的那个夜晚我彻夜难眠,深知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前方凶险未知,路远且长。想起临行前亲人的叮咛和领导的嘱托,看着走在身边的同事们,他们有资历丰富的临床专家,有优秀的党支部书记,有最年轻的护士长,有年轻的宝妈,也有待字闺中的小姑娘。心中有不舍,有温暖,也有自豪与使命感。
工作的那栋楼刚刚建成,许多后续设施尚未完善就被紧急调用。二月一号下午五点接到建科通知,全科人员齐心协力,擦门窗,挪床椅,抹桌拖地,安装设备,申领物品。短短几个小时把科室安排得妥妥当当,并且当天晚上就收治了十几名患者。科室一开始运转就出现许多难题。没有保洁人员敢进感染科,没有电视转播等娱乐,呼叫系统没来得及安装。上下两层病区的穿梭,是可想而知的工作量。没有清洁员,几个党员小伙子自愿进病区,穿着防护服汗流浃背地擦地,按院感要求消毒床单位和门窗;没有娱乐,我们提供免费wiff,建立医患交流群,每天再怎么忙碌,查房和治疗中和每名患者保持二十分钟以上的交流。最要命的是没有呼叫系统,隔着病人的口罩,隔着紧闭的门窗,隔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防护用品,我们的听力也大受影响。只有在巡视中盘算着什么时间段该进哪一间病房?护目镜的雾气和行动的不便又加大了巡视的难度,两层楼病区的距离也让大家行进得精疲力尽。如此情况,还是会顾此失彼。有病人或哀怨或烦躁地抱怨着,我们也只能微笑,轻声地道歉和解释。毕竟在病区治疗的每一位患者都远离家人,在这里他们是孤独、恐惧、和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单间隔离让他(她)们连交流倾诉的对象都没有,我们的医务人员就成了他(她)们生活中的唯一亮色。

有些病人会因为恐慌、逃避心理而不配合,更有些外地被滞留在此的患者非常茫然和孤单。我们不仅帮助积极联系家人,还利用巡视和治疗的时间和患者唠嗑,引导他聊些生活经历和感兴趣的事,做好心理疏导。从病情的传播、防护到政策颁布情况、政府执行力度。从小我说到全国形势,从大家说到各自小家;生活中更注意照顾好每一名患者的需求,收集病人讯息,大家利用休息时间,跑遍小镇为患者采买各种生活用品;发放餐饮时,记住每个病人的口味,有素食的,有不吃辛辣的,有胃凉怕冷的……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我们是医护也是保洁人员,是治疗实施者也是他们的家人。 曾在传媒上看过许多报道,在这里,我们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当全幅武装地进入病区时,再怎么身手敏捷,也将大打折扣,呼吸的热气导致护目镜内逐渐水雾密布。橡胶手套影响着手指的灵敏度,口罩边缘必须密合包裹面部。连体的防护衣帽包裹半个脸颊同时也遮住半个口罩,阻扰着呼吸的顺畅。防护服的紧缺导致我们没有挑选尺码的余地。许多身材娇小的护士穿着宽大的防护服蹒跚行走。隔着缓冲门,我看见护士双手在地上摸索了近十分钟,就为了捡起距脚尖仅几十厘米的废弃物品。我也亲眼看到在不允许供应暖气的病区里,大家脱下防护用品,身上都是腾腾地冒着热气。我更感受到自诩身体棒棒,吃嘛嘛香的自己,穿防护服的状态就像太空漫步,有瞬间的失重,有更多的缺氧.......
刚来就陆续有些小状况,护士郑露高烧38度,做了相关检查排除感染可能,退烧后前来值班;护士长姚洁的生日,没有祝福和鲜花,就在工作和加班中悄然度过;医生郭宜红,刚结束隔离期又奔赴在一线;护士小廖,值班时因病区不能供暖,鼻炎发作,汗水混杂着鼻涕不断下流,无法擦拭,只好将分泌物生生咽下……还有几名同事在病区消毒工作时被紫外线灼伤了眼睛,红血丝遍布见光流泪。用些药水,第二天顶着兔子般的红眼睛,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当问起为什么不休假不好好休整?她们异口同声地说:不愿意刚上战场就成为逃兵,病区需要我们!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可是我们……脱鞋套——手消毒——脱护目镜——手消毒——脱防护服——手消毒……。仅一个流程做下来,需要手消毒五次。“手如玉笋、细如葱白”?算了吧 。摘下圆帽,怎么简洁方便怎么来,那像是鸟巢一样堆在头顶的如果也叫秀发?。至于脸?看看那些脱下防护用品后的满脸勒痕,红色印迹深陷皮肤,疼痛不适。还有那穿上防护服后就像穿上盔甲,不能喝水不能进食。于是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不会选择稀饭和面条,因为……没办法上洗手间。
 但是,所有的所有,依然是苦中有乐,泪中带笑。从没有过这样的春节,从没有过这么多的难忘。从全市车辆禁行,医务人员可凭执业证书通行。从全国各地捐赠过来的救援物资,从春晚那一段催人泪下的朗诵,从一筐筐、一件件、一笔笔陌生人送来的水果、蔬菜、捐款。从那些免费为医务人员提供住宿的酒店,从明知有接触感染的风险,依然义无反顾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从未有哪一次,感受到我们的肩膀是这样沉重,从未有哪一次,感觉我们的使命是如此不可替代!面对疫情,冲锋的号角已经响起,面对疫情,在四面八方告急的紧迫中,我们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气,更有着敬佑生命的职业精神! 儿子一个电话过来,打断我澎湃的思绪,从来腼腆内敛的他,说想我,希望我好好的,能早些回家。是啊,从报名到出发才十几个小时,时间紧急得很多同事都来不及与家人商量,甚至不敢告诉父母亲人。家在外地的小徐,父亲刚刚做完手术,需要她照顾病情。身为独生子女的小胡,担心家里不支持,至今都不敢和家里联系。只是因为有国才有家,只是因为被需要,所以我们来了。
 虽然,我们也是一个凡人,也是别人的孩子,是别人的父母,是别人的亲人,我们也会感染,也会有……死亡的威胁,但就因为这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穿上战袍,我们就是一名战士,我们愿意为更多人的安宁迎难而上,愿意为更多人的幸福去冲锋陷阵,愿意陪更多人等待天气变暖,天色放晴,等待疫情消散。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 春天来了,胜利还会远吗?
 编辑:WW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