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田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冰☆冰 于 2019-9-18 16:04 编辑
拍照喜欢比“剪刀手”的人要注意了!
15日上午,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海地区活动上,上海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副主任张威给出一个吓人的提醒:拍照时如果镜头距离够近,“剪刀手”照片通过照片放大和人工智能技术,就能将人物的指纹信息还原出来。
“基本上1.5米内拍摄的剪刀手照片就能100%还原出被摄者的指纹,在1.5米-3米的距离内拍摄的照片能还原出50%的指纹,只有超过3米拍摄的照片才难以提取其中的指纹。”
指纹信息通过照片被提取后通过专业材料制作成指纹膜,可被不法分子用于各种通过指纹技术来识别身份的渠道,比如指纹门锁、指纹支付等。
指纹真那么容易被识破?专业人士怎么说?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臧亚丽告诉记者,拍照取指纹要在非常苛刻的条件下进行。相机的分辨率也好、成像的角度要好、 周围的环境光线也好,并不是拿相机拍一下,你的指纹就有了。
虽说提取指纹对于照片的要求很高,但现在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了,不少年轻人一天就要发好多自拍,要从中找出几张指纹清晰的照片,似乎也不难!
所以张威主任提醒,不但不要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指纹、不在不可信的设备上录入自己的指纹外,而且不要在3米内拍摄“剪刀手”照片,带有自己指纹信息的照片不要在网上乱发。另外,家里若是有指纹门锁,尽量设置指纹加口令的双因子方式打开,才能保证安全。
涉及生物信息安全时仍要留意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提醒称,虽然“剪刀手”泄露指纹需要一定条件,但涉及到个人生物信息安全时仍要留意,“任何条件下,对于包括指纹、面部特征、视网虹膜等在内的生物信息,要给予最高级别的警惕和保护,在各个场合注意限制使用。” 胡延平认为,“拍照比‘剪刀手’可泄露指纹信息”引发热议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有一定积极意义,因为人的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所以在使用一些App时,要注意保护个人生物信息。
你怎么看?拍照你还敢比“剪刀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