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论坛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85624|回复: 12

年味专栏 | 童伟民:腊时腊月话过年

[复制链接]

44

主题

25

回帖

-214748万

积分

积分
-2147483648
发表于 2019-2-1 10: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田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六宫粉黛无颜色 于 2019-2-1 10:25 编辑

微信图片_20190201101958.jpg
说到过年,像我这样五十好几的人,再也难有儿时的那种激动和期盼,有的是不尽的记忆与感慨。

今年腊月才过几天,电视上就有春运的消息,微信群里,一些在外的同学已在相互询问哪天回家,何时返程;走在街上偶遇几位酒店老板,一阵寒暄后特意提醒我,要订年饭得早打招呼。夜里十点多,剧团团长在朋友圈里说,春节晚会的演出方案还在扯;表弟结婚,因某品牌的香烟特别的俏,跑一通街没买到,只得找我托烟草公司的熟人想办法;老伴说,过年总有几个客,得赶紧到乡下去买点土猪肉、鱼塘的鱼腌起来,土鸡蛋、手工油条也得多买点,价钱是比超市贵,过年也不在乎省这几个钱。细细想来,这些平常之事,若是放在一二十年前,根本无法想象,可现在就是如此,再想想昔日过年的那种种场景,有的依然如故,有的已难得一见,有的则只能在记忆中追寻。时代在变,年味也在变。

01

老家有句古话,“细伢记得千年事”,这话一点不假。几十年一晃而过,儿时过年的那些事仿佛就在昨天。

儿时最为期盼的一件美事就是过年。之所以期盼,是因为只有过年,才有好东西吃,才有新衣服穿,家里的一张大桌子才能天天坐满,塆子里才会比平时更热闹更好玩。

说到吃,第一顿美味当数“腊八粥”。“腊八”还未到,奶奶就会在火塘边当着一家人的面,掰着指头数,这“腊八粥”除了大米,还得加进肉丁、红豆、南瓜、芋头(红薯)、栗子、红枣、油面头这七样东西。这几样东西现在随处都可买到,但那时得提前准备。记得有一年,放在缸里用沙埋藏的栗子全都烂了,只好临时放几片青菜叶掺成八样;还有一年,因爷爷生病,不能亲自动手做油面,奶奶又不想去借别人家的面头,第二天一早,待粥煮好,奶奶一边轻轻叹气,一边对我说:“你爹(指爷爷)这次病得狠,个把月没起床,你总要吃他扯的面,以后怕是没指望了。今年这粥里只有7样东西,你去问问你爹吃不吃。”我见桌子上放着一碗腌豇豆,连忙说,把这浸豆放点里面去,不就有八样?奶奶半天没吭声,待我从爷爷的房间出来后,她竟真的在锅里放了少许腌豇豆。这是我一生中吃的最难忘的一碗腊八粥,因为爷爷这次只喝几勺粥汤,不到一个月就丢下奶奶,永别了我们。

微信图片_20190201102004.jpg

农历腊月二十四,是大别山区的小年。小年虽没大年过得热闹庄重,但同样要吃年夜饭,只是桌子上的菜明显比不上过大年,真正的大餐则要慢慢熬到腊月三十才能吃到。

爷爷健在的时候,每年的团年饭都是在腊月三十的大清早吃。由于父母和叔父一家都回了,床铺就有些拥挤,加之大家都睡得很晚,奶奶和姑妈五点多就起床做饭,上上下下总会有些响动,很难睡好,以至我们几个小的要反复催促才很不情愿地钻出被窝,有时菜上桌了,还在洗脸。上高中后,有一年我壮着胆子问爷爷,“还福”(指吃年饭)怎么非要在清早,中午不是更好?他板着脸说:你看一塆子人哪家是中午吃?祖辈定下的规矩你个伢儿说改就能改?我一想也是,这全塆几十户人家没有哪家不是在清早吃,而且家家都在抢先,天还未亮,鞭炮响个不停。改革开放后几年,我又跟爷爷说改个规矩,他见有些人家不再在大清早还福也没什么不好,就顺水推舟把时间改了。这样,奶奶就不必再在昏暗的灯光下忙忙碌碌,我们也可以多睡会懒觉,中午还能放开肚子大吃一顿。其实,这顿饭也就是十个菜,号称“十个大碗”:一碗正肉(大块肥肉)、一条不到一斤重的全鱼、一碗肉骨头海带汤(有时海带换成几颗红枣)、一碗黑色的芋头粉丝、一碗煎豆腐,再就是萝卜、青菜、腌辣椒和缸豆等。这些菜我并非从未吃过,但只有“还福”才能同时吃到。家里平时没人喝酒,但过年也得喝几杯,要么是几角钱一斤的散装酒,要么是县酒厂的瓶装酒,块多钱一瓶。我家是工干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要好点,也就是这个水平,别家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微信图片_20190201102008.jpg

正月初一,也有一顿美味,那就是清早起来的一碗鸡汤糍粑面。鸡是头天现杀的,当然是自家养的土母鸡,面是爷爷一手一脚扯出来的,糍粑打了没几天,新鲜得很,两只大土罐的盖子一揭,鸡汤的香味满屋都是,夹起一块煎得黄松松、气鼓鼓的糍粑,往鸡汤面碗里一放,立马就会发出一阵滋滋的声响,这碗没吃完,就想着再来一碗。过了初一望十五。十五和小年一样,也得办几个菜,但档次规格与过小年大体差不多。对于过年的吃,我之所以一直念念不忘,现在想来,既有儿时贪吃的天性,但重要的是,那时心里想吃点什么真的很难。

除了吃,过年往往还有新衣服新布鞋新裤子穿。新衣服是母亲请大队的裁缝师傅做的,有一次因我没印过尺,一条棉裤又长又大,过了两年才勉强能穿。母亲在大队卫生室发药打针,并做接生员,一些产娘没有别的什么感谢,就主动为她做双鞋,纳几双袜子底。因此,我和弟妹每年都有一双新棉鞋穿。那时乡下人只有冬天才穿袜子,而且是那种针织的长筒线袜,下面还要缝上自己纳的袜子底。长袜易从腿上掉下来,就用两根布条把袜子捆在腿上。这种袜子现在很难买到,袜子底也只有这几年在一些旅游点上能见到,其实这东西与鞋垫没太大的区别,只是鞋垫上有绣花,做得也要精致一些。

02

儿时的我们与现在的孩子一样,也喜欢热闹好玩,但玩的却不一样。现在的孩子一放寒假,主要是呆在家里看动画片、上网打游戏、玩手机,有的也会认真看看书,做做寒假作业,准备高考或是考研。住在城里和城边的孩子,还会邀几个同学去电影院看场电影,到学校或机关单位的球场打打球,上歌厅唱唱歌,找个小餐馆吃一顿喝一顿。而我们那时除了帮助大人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和家务活,大部分时间则是赶热闹寻开心。

若是天晴,几个小伙伴就会相聚在某家的门口,往石头上砸火炮,将拜年接客时的一小挂鞭炮偷偷拿出来藏在身上,一个个地解开,相互比着燃放,看谁丢得高,看谁的炮子更响;某家刜年猪,放血的那一刻不敢看,但屠夫佬用嘴对着猪脚使劲地吹,吹出个大肚子,然后用开水一泡将毛剐净,去头割肉,这情形一定是要赶去围观的。干塘打鱼时,收网的那一刻很有味,一年只能见到回把,更得去凑个热闹。若是雨天,要么就老老实实地坐在火塘边烤火,要么就跑到隔壁的十爹家,哄着他反复地讲一些秀才对对子、陈世美不认前妻之类的故事。雪天更觉得好玩,一大早,伙伴们就会聚集在门口的大塘前,先用一只脚试试塘边的冰结得厚不厚,上面能不能站人,胆子大的一定要站在冰上去,双脚用力闪几闪,胆小的就四处找来一些小瓦片和薄石块,在冰上打“卓”儿,看谁的瓦片滑得更远。塘边玩过一阵,再去堆雪人,拿竹竿敲屋檐下的凌冰吊。晚饭后,又会出门晃荡一阵,总会碰到一两户人家打磁粑。糍粑打好后,主人家也会给我们在一旁加油的几个孩子一人扯一小坨,大家嘴里说不要,手却伸得老长。捏着还未吃完的磁粑坨回到家里,爷爷瞪着眼睛问:又跑到哪家欠嘴了?我低着头说:是舅爹非要把我的。一听是舅爹,爷爷也就不再追问。

微信图片_20190201102013.jpg

初一早饭一吃,就要赶快去拜年。爷爷说,去长辈家拜年一定要在上午,下午去对人家不尊重。因此,哪家先去哪家后去,今天到哪明天到哪,都得听他安排。每到一家都有鞭炮迎接,还有香茶、瓜子、花生招待,有的还非得让你喝一碗甜酒,或是吃点磁粑面。一上午转下来,肚子里特别的饱,午饭就空一餐。那时虽然也时兴给压岁钱,但在我的记忆里,除了在城里工作的外公外婆,好像很少有人给过,也很少有人去谈论这事。在我看来,那些很少有压岁钱的年,一样充满浓烈的亲情和温暖,一直让我记在心里,总在思念。

儿时的文化活动比较贫乏单调,平时可以看看露天电影,年关天气太冷就不放了,大队会组织一帮人打狮子、舞龙灯,演一场文艺节目。为去观看,我们常常要步行往返上十里路。有时礼堂的人坐满了,就猫着腰站在台前,一旦大门紧闭,只能趴在窗子上往里面瞧。表演的都是本乡本土的文艺骨干,观看的男女老少样样皆有,那股热情,那种火爆,这些年很少见到。

03

1978年高中毕业前,我一直在乡下老家过年,此后虽在县城工作,但仍有近十个春节依然是回家陪着爷爷奶奶过。爷爷奶奶过世后,只能在城里过年,乡亲们过年的事却总在惦念。

前几天,为兴建文化广场的事,我特意回到塆里,也想顺便找找儿时的年味。在从小看着我长大的族叔家里,我屁股还没落座,就故意学着族婶那尖尖的腔调,大声叫喊:“细叔,年都办齐了吧?”细叔知道我是在逗他,也用族婶的口吻回应:“年在你们家里呀!”一屋人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当年的细叔虽已年过七旬,但耳聪目明,并不显老,还在田里干些农活。我问他,年猪刜没刜,豆腐磨没磨,糍粑打没打?在外打工的堂弟是否回来过年?他摇着头说:“家里就我两个老货,已有两三年没养猪了,年年叫两个伢儿带点肉回,也吃不了几多;豆腐也是在河边铺子里买点,现在塆里没人再磨豆腐;糍粑要等到腊月二十八九才能打,这几天不好叫人。你那个兄弟过两天就回了,十五一过又要出去,这两年回得密点,打个转又走了。”

我见他说得似乎有些难过,连忙转移话题说,塆的过年很热闹吧?没等细叔吭声,细婶抢着答话:“家家户户比着放炮子,听说天天有人过猪儿(呕吐),门口路上的摩托、小车大半夜还在跑,不是过年,哪有这热闹?一个塆的人,过去天天能见面,现在有些人我几年没见到人影。这年一过,读书的读书,打工的打工,又热闹不起来。”

微信图片_20190201102018.jpg

细叔读过几年书,经常到县城看看几个外甥,见识多一点,说话也不一般。“现在政策好,不向农民收一分钱,还有这补贴那保险,只要人勤快,不害病,一年到头总会搞几个钱。塆里的大富人不多,但楼房都做了,有的买了车,还在县里买了房子,日子都过得不差。过年是个热闹事,要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十五一过还是要各忙各的事,各赚各的钱。手上没几个钱,过么事年?往年一到年边就着急,现在这吃的穿的用的,比往年过年都强。”

两位老人的话,我深有同感。不禁联想到前几年春节后读到的一些谈年味、说乡愁的文章。这些文章既让我感到欣喜,也有一点淡淡的忧愁。喜的是,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如今,农村的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大部分地方修通了进村水泥路,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低矮破旧的土砖房逐渐变成了一幢幢漂亮的小楼房,彩电、冰箱、空调早已进村入户,摩托车、小汽车、农用车与日俱增,手机、电脑、热水器更是得到普遍使用。乡亲们不愁吃喝不愁穿,物质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好。忧的是,乡下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随着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进城定居,村里难见几个青年人。没了大集体时的那种生机与力量,不少儿女长期不在身边,老人感觉十分孤寂,一旦生病住院,常常为谁来照料发愁。垃圾围村、请客送礼、少数孩子上网成瘾、单身汉难找媳妇等问题,也让众多乡村干部和乡亲们深感不安和焦虑。那时,精准扶贫还没大规模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也在谋划之中,但大家却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看到了希望,也热切期盼着历经四十年的改革后,农村能再来一次大的变革。

微信图片_20190201102022.jpg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事关三农的重大战略部署,令亿万群众倍感振奋,倍感温暖。这几年,农村的面貌又在悄然发生着一些新变化: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返乡创业的能人回了一批又一批,乡村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站、文化广场建了一个又一个,村头跳起了广场舞,祖祖辈辈住在大山上的贫困户,怎么也没料到会搬进山下的移民新居过年,家乡那顶戴了几十年的贫困县帽子也即将被彻底甩掉。

今年的这顿年饭虽然还没吃,但我相信,这个年一定会比往年过得好。

(作者为罗田县政协主席)
微信图片_20190201102027.jpg

没有个性,所以我不想签名!

85

主题

1999

回帖

45万

积分

积分
459881
发表于 2019-2-1 10: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味浓,亲情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9

主题

1259

回帖

66万

积分

积分
667050
发表于 2019-2-1 14: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童主席是我昔日新闻写作的指路人,那时他还是县广播电台群工部的部长,他的一篇《从殡葬工到新闻记者》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几十年过去了,他依然文采闪烁,职位也问鼎四大家之一,可喜可贺!!!
来自大别山区罗田县进士河畔的农村人,喜欢农村种养殖技术传播、文学丶新闻、拍照、旅游和交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2698

回帖

81万

积分

积分
814904
发表于 2019-2-1 22: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理解世界,慢慢更新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9

主题

10万

回帖

1006万

积分

积分
10060683
发表于 2019-2-2 00: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纵情山水、把酒言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6

主题

8万

回帖

439万

积分

积分
4397118

突出贡献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优秀版主荣誉管理

发表于 2019-2-2 08: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55_700:}{:55_700:}{:55_700:}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6

主题

8万

回帖

439万

积分

积分
4397118

突出贡献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优秀版主荣誉管理

发表于 2019-2-2 08: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55_690:}{:55_690:}{:55_690:}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6

主题

8万

回帖

439万

积分

积分
4397118

突出贡献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优秀版主荣誉管理

发表于 2019-2-2 08: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55_698:}{:55_698:}{:55_698:}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6

主题

8万

回帖

439万

积分

积分
4397118

突出贡献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优秀版主荣誉管理

发表于 2019-2-2 08: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55_673:}{:55_673:}{:55_673:}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1

主题

11万

回帖

1604万

积分

积分
16046649

最佳新人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9-2-3 13: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年三十的红烧肉,正月初一的鸡汤糍粑面,浓浓年味惹人醉!童主席好文,也勾起了我对儿时的回忆!
万事皆空善不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方式|关于我们|罗田论坛 ( 鄂ICP备16011092号-2 )

GMT+8, 2025-5-6 09:16 , Processed in 2.914032 second(s), 5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