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应试教育固然是导致儿童过早近视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家长以身作则,放弃手机哄娃,引导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也该被提上日程。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防控目标: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
征求意见稿一经报道,得到各界的响应和支持。法制日报评论员张淳艺表示,近视防控纳入考核具有导向意义。近视率纳入政绩考核,也能给社会和家庭传递信号,引导广大家长深刻反思,端正家教理念,与政府部门形成合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数据,中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近视率超过40%。很多家长为孩子过早近视感到头疼,指责学校课业繁重。事实上,中国孩子近视率不断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电子产品的泛滥、学习负担重、升学压力大、家长对孩子健康用眼管理、引导不够等。护眼落实到课业减负的同时,家长自身的引导也该引起重视。
大多数家长曾用手机哄娃
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家庭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在我国,手机哄娃并不少见,有些家长把电子产品作为孩子表现好的奖励,有些则把手机当成“求静神器”。一项针对1000名0~5岁婴幼儿父母的调查显示,幼儿智能手机使用率为80.4%,3岁开始玩手机的占32.5%,有些孩子2岁就能熟练操作手机,52.9%的父母让孩子玩手机的理由是“可以让他们老实一会儿”。
不可否认,手机很“神”,可以让很多哭闹中的孩子马上安静下来。但是,为换得清静让孩子过早的接触电子产品,导致孩子过早近视,这是因小失大。
同时,笔者认为,手机的 “神”,有一部分是被家长塑造出来的,家长的 “手机瘾”被孩子看在眼里,孩子自然也向往手机。去年,一个网络平台对近6万份家长样本和100万份学生样本进行了统计调查,结果显示,跟孩子在一起时,从来不看手机的家长只有7%,经常看的有27%。还有家长表示,他们想玩手机或者打游戏时,会让孩子在旁边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看动画片。可见,手机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孩子过早近视,又缩短了家长陪伴时间,让家长的陪伴流于形式。
手机不是哄娃的唯一方法,引导户外活动兴趣很重要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近视人口在世界大多数地区都呈上升趋势,但在中国等亚洲国家,上升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的视力低下检出率分别为45.7%、74.3%、83.3%、86.4%,而2005年各项数据仅为31.67%、58.07%、76.02%和82.68%,视力低下检出率较10年前有了不小的增长。
相比之下,财新网的一篇报道提到,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约为25%,澳大利亚仅为1.3%,德国的近视率也一直控制在15%以下。
在诱发近视的三大因素(遗传、环境、营养)中,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环境对近视眼的发生起的作用最大。单从环境对比中国和美国青少年,应试教育和升学率是两根大捧,驱赶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低头苦读”。且但凡有一点空闲时间,则抓紧时间玩ipad和手机。而根据美国户外基金会(Outdoor Foundation)的《2016年美国户外运动参与报告》显示,随着社会户外运动总参与率的提高,各个年龄段的参与率或提高或趋于平稳;18-24岁这个阶段的年轻人户外运动参与率提高最多,有5个百分点之多,6-17岁的青少年2015年户外活动总次数达24亿次,平均每位参与者77次。当青少年在极短的升学压力间隙还沉浸于 “哄娃神器”,近视率增长便不可避免了。
2015年《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表明: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发病率息息相关。研究显示,孩子在户外干什么不重要,无论运动、野餐,只要在户外的时间足够多,近视发病率就低。对比国内外,欧美各界对户外活动对人的健康的好处越来越重视,纷纷发起到户外去、回归自然的运动。在英国,政府部门自2002年以来发起了“到绿地中去”、“从公园开始”、“积极的森林运动”等活动,涌现了如“乡村青少年”、“自然英格兰”等民间团体;在美国,全国性的民间户外活动组织纷纷兴起,如“青少年户外联盟”、“儿童与自然网络”等。2006 年,在民间组织的推动下,全美各州普遍开展“不留一个孩子在室内”的运动,鼓励所有孩子到户外游戏和学习,回归大自然,得到了美国民众的普遍响应。
然而,中国青少年却常有这种体验,老师以考试将近为由,利用本就不多的体育课补课,事实上,我国的教育模式已经使得中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远远少于外国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占领这仅剩的户外活动时间,想完成“2030年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的目标,只能是天方夜谭。
应试教育固然是导致儿童过早近视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家长以身作则、放弃手机哄娃,引导孩子的户外活动兴趣,也该被提上日程。同时,外国由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发起的户外活动也值得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