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折达公路是一条投资近16亿,专门修建的扶贫公路,却被举报“工程质量差”,特别是这条路上的考勒隧道,原设计中双层钢筋变成了单层钢筋。随即,调查组要求相关部门对隧道封路进行加固整修。结果拖延半年,刷层涂料就算整改,而记者调查又遭四处碰壁……(4月1日央视)
在全面落实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的今天,有些人的侥幸心理足够强,胆子也足够大。双层钢筋变单层,路基裂缝随处可见,有的裂缝近一厘米,有的横跨整个隧道,而隧道上方就是绵延的大山,一旦发生危险后果将不堪设想。令人瞠目的是,明知是“定时炸弹”,专项联合调查组也给出了明确的整改方案,结果刷层涂料就算完事,纯属糊弄。
拖延半年的整修工程,刷层漆就草草收场;整改情况反映到省公路局、交通厅,结果都是“此路不通”;政府出巨资修建的“扶贫路”,就这样成了一条时刻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路”。这就是现实,充满着讽刺。
没有无缘无故的偷工减料,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推诿扯皮。双层钢筋变成了单层,到底“节约”了多少资金、流向了谁的腰包?这种隐患重重、危险丛生的工程,当初是如何通过层层验收的?面对敷衍塞责的整改,相关部门的“没人管”、“管不了”,究竟是不正之风作祟还是存在利益链条?要拉直这些问号,须彻查“扶贫路”变“危险路”的来龙去脉,让问责制度长出牙齿,让违法乱纪者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