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论坛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2791|回复: 26

【记叙文】田何与田氏易学

[复制链接]

6

主题

1167

回帖

42万

积分

积分
421495
发表于 前天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田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履杖山人 于 2025-7-18 07:40 编辑

【记叙文】田何与田氏易学
紫荆園主


  田氏易学为诸易之首,深受各学派尊崇。田何乃西汉易学创始者。
  史云:“孔子授易,五传田何”。即:孔子——子木(鲁国人)——子庸(鲁国人)——子弘(江东人)——子家(燕国人)——子乘(东武人)——田何(杜陵人)。
  田何既是西汉今文易学开创者,也是田氏易学派创的始人。田何字子庄。原系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迁徙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号杜田生。专治《周易》。西汉立为博士的今文易学,都出于他的传授。《史记》及《汉书》中皆有叙述。
  田何为田叔从弟,同属雁門宗系。迁居杜陵之后人称杜陵田,属於雁門田氏的分支。亦载於我族传承的宋朝汇辑的雁門世系图。田何之像见我族谱志《卷首综合部》之【彩图】栏目。
  孔子授【易】,五传至田何,成为西汉经学大师。始皇焚书,【易】赖田何以口授讲义,使得传于后世。
《高士传》原文:
  “田何,字子庄,齐人也。自孔子授《易》,五传至何。及秦禁学,以《易》为卜筮之书,独不禁,故何传之不绝。汉兴,田何以齐诸田(因为属于原来齐国的田姓氏而)徙杜陵,号曰杜田生,以《易》受弟子,东武王同子仲、洛阳周王孙丁宽、齐服生等,皆显当世。
  惠帝时,何年老家贫,守道不仕。帝亲幸其庐,以受业,终为《易》者宗。
  汉初,汉高祖刘邦采纳娄敬的建议,把关东(函谷关以东)的大族迁往关内,田何本战国齐田王族的后裔,田何跟随齐国田氏各族迁徒,因迁到杜陵,号称【杜田生】。
杜陵在今在陕西长安县东南,《汉书地理志杜陵注》:“古杜伯国,汉宣帝葬此 ,因曰杜陵。”
杜陵西即唐朝诗圣杜甫旧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缘此。温庭筠定居雩县郊野,靠近杜陵,他也曾自称杜陵游客。李白有《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据《史记·儒林列传》:“商瞿受《易》孔子。孔子卒,商瞿传易。六世至齐人田何,字子庄。”
  又据《汉书·儒林列传》载:及秦,禁学。《易》为筮卜之书,独不禁,故传受者不绝也。汉兴,田何以齐田徒杜陵,号杜田生,授东武王同子中、洛阳周王孙、丁宽、齐服生,皆著易传数篇。同授淄川杨何,字叔元,元光中征为太中大夫,“要言《易》者本之田何。”
  根据诸种史料记载,汉易的源头在田何,所以《史记》又载;“汉武帝时言诗于鲁则申培公......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淄川田生......。”而史料里说的杨何,就是司马谈学易的老师。所以司马迁才如数家珍。
  田氏易学,向上溯源到孔子,向下开启汉代今文学派,成为汉代的官方易学。“汉代以后流行的《易大传》是田何编定的。”
  田何没有做过官,《史记》、《汉书》关于他的记事仅上面的聊聊数语,不详其本末。宋人乐史著《太平褒乐宇记》载;“田何。淄川人,家贫,守道不仕,惠帝亲辛其盧受《易》,齋鲁之士多宗之。”
  田何以讲《易》。授徒为事业,如“施氏学”、“孟氏学”、“梁氏学”、“京氏学”等,皆出自田何传授。
    《易》为次世界观,运用八卦的卦爻模拟表达自然界、社会、事物、人身等各种信息。这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示阴阳、求预测、助决策。五经四书也好,六经也好,都以《易经》为首,故,《易》为群经之首,诸学之冠。
  孔子说:“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大道,如斯而己者也。”指出《易》不仅包括宇宙变化之规律,也包括社会发展,创造事业的道理。
  孔子专门著述“序、彖、系、象、说卦、文言”等文字——即《易传》,对《周易》进行历史性的、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使《易经》成为五经之首。
  孔子书《易传》,对《周易》的解释,使原只有五千余字卜筮性的《易经》转化为哲学著作,使之发生了质的升华。
  孔子以《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七篇来解释《周易》,范围囊括天、地、人,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取象比类,阴阳对称,刚柔调和的整体思维,强调序列,注重节律的象数思维,为我华夏子孙独特的思维特点。
  易的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发展观;万物变化日新,物极必反的矛盾转化思想;仰观俯察,旁通八极,近感遥应,穷理尽性的认识原则;人能“赞天地之化育”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等等,成为我国古代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指导原则。
  《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精深哲理。
  《易经》的成书过程为“世经三古,人经三圣”。“三古”即伏羲远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近古。“三圣”即圣人伏羲,圣人文王,圣人孔子。
  田何将孔子的易学体系更加现实化和具体化,增强实用性。宏观与微观结合融汇,不仅仅是用於简单的吉凶成败的预测,而是演绎到治国安邦,振兴天下,造福苍生,发展社会,开拓事业等各类功用。
  田何易学,致大致精,为开国承家,助治助兴玄妙之术业。被尊崇为【官易】。所以田何年迈体衰行动不便时,汉惠帝移驾亲至其家听课受业,其崇高的学术道行与荣耀成为古今美谈。亦为田氏家族之盛誉也。
  田何弟子众多:有王同、子中、周王孙、丁宽、服生等。后演绎成三个学派。
  《易》有象易、数易、理易、占易等各种,历朝历代均有高深学者。
古代帝王或太子学习研修的【御案易经】,其中很多诠释阐述的精义多来源於田何的田氏易学。
     造福人类的田氏易学,伟矣哉!



6fe10043109a8b2915a21c4f084ea502_bbo=9gGeAgAAAAABA08!rf=viewer_4.jpg   
龟峰旭日


ab6c4b0269102f882cb2d4b7402df25d_bbo=ngL2AQAAAAABBEg!rf=viewer_4.jpg  
总编室岁月


  f5230a4ce5eb0c61ccfbc0b8547daef2.jpg
 书斋__琴鹤轩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0 收起 理由
蓝妮 + 200 狠狠的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1012

主题

2802

回帖

35万

积分

积分
353816
发表于 前天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5

主题

29万

回帖

1913万

积分

一路行歌,感动自己!

积分
19133063

最佳新人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前天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真是多才多艺
山青水秀的罗田,处处风光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5

主题

29万

回帖

1913万

积分

一路行歌,感动自己!

积分
19133063

最佳新人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前天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一精通
山青水秀的罗田,处处风光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5

主题

29万

回帖

1913万

积分

一路行歌,感动自己!

积分
19133063

最佳新人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前天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青水秀的罗田,处处风光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5

主题

29万

回帖

1913万

积分

一路行歌,感动自己!

积分
19133063

最佳新人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前天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青水秀的罗田,处处风光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5

主题

29万

回帖

1913万

积分

一路行歌,感动自己!

积分
19133063

最佳新人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前天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青水秀的罗田,处处风光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5

主题

29万

回帖

1913万

积分

一路行歌,感动自己!

积分
19133063

最佳新人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前天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青水秀的罗田,处处风光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3

主题

2万

回帖

87万

积分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积分
872028

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推广达人宣传达人

发表于 前天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2

主题

11万

回帖

1612万

积分

积分
16120098

最佳新人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前天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易学不容易,要绝顶聪明!
万事皆空善不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方式|关于我们|罗田论坛 ( 鄂ICP备16011092号-2 )

GMT+8, 2025-7-20 13:43 , Processed in 0.162732 second(s), 5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