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田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用户注册
x
罗田县匡河镇石桥铺村有一位66岁的老汉叫张家盛,他用一面牛皮鼓、一根普通木棍加上一副快板,再配以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唱腔,让悠悠古韵唱出新时代新风气。 近日,记者慕名而来,还没进村子,就听到抑扬顿挫的说唱声。循着声音,我们来到了塆里的休闲广场,看见许多村民正围坐在一位老人周围,听老人表演鼓书说唱。 鼓书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明清时期由北方传至南方,主要流行于广大城镇和乡村。鼓书的文学脚本称为鼓词,基本为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体,唱腔曲调多源于流行地的民间音乐及地方小调,并用地方言语演唱,雅俗共存,诙谐有趣,其声调抑扬顿挫,韵味十足。 张家盛如今是我县为数不多的鼓书人之一。上世纪70年代,在一次偶尔听了老一辈的鼓书说唱艺人的表演后,张家盛就与鼓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罗田鼓书传承人张家盛介绍,因为我一直就很喜欢听书,而且可以像录音机一样,一字不落的记下来。后来我就拜四口塘的一位老先生,姓王,叫做王汉周,老先生就带我走上了鼓书生涯。 随着不停的走村串户表演鼓书,加上自己刻苦钻研,张家盛的鼓书说唱水平不断提高。靠着手艺养家糊口的同时张家盛也靠着手艺收获了爱情。 有了幸福的家庭,张家盛开始把全部的精力放到提升说书水平上,走村访友,和周围县市的同行进行学习交流。 英山县鼓书协会副会长张水朝表示,张家盛这在鼓书方面会钻研,说得非常好,说得传神,并且生动活泼,另外他的嗓音非常好听。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电视、电脑等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同时,生活节奏也快来越快,传统鼓书说唱表演受到冲击,听的人也越来越少。从上个世纪开始,张家盛逐渐退出表演。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吃香,张家盛又萌发了重操旧业的念头。为了让传统的手艺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张家盛开始学习国家相关的政策,把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党史学习教育等内容编写成群众喜闻乐见的鼓词,走村访组进行演唱,没想到喜欢观看说唱鼓书的群众越来越多。 罗田鼓书传承人张家盛表示,提高罗田鼓书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认识罗田鼓书,欣赏罗田鼓书,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我想好好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我还想收个徒弟。 目前,县文化部门正在组织工作专班着手对传统鼓书这种原生态的说唱表演加以保护和开发。 匡河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徐锐表示,张家盛即兴表演出口成词,经常将党的政策、反腐倡廉、乡村振兴、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融入到了节目之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今后文化服务中心将联络更多的鼓书艺人,成立传承基地,为他们提供服务场所和设备,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平台和机会,让非遗文化在匡河镇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来源:罗田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