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老促会换届十个多月以来,新一届省促会班子一直在思考这几个问题:到2020年底,脱贫攻坚收官后,接下来的工作怎么办?红色资源如何保护好利用好?传承红色基因已经取得了很好成绩,往后的事情怎么办?贯彻落实中办发64号文件实施五年来情况怎么样?
前段时间,省老促会全员出动,组织三个调研组分赴全省40个县市区、76个乡镇、120个村和企业合作社进行专题调研,获取了第一手材料。回来后又进行专题梳理、研讨,集思广益,形成了调研报告初稿。但是省老促会领导班子总觉得不够劲、缺味道……于是,决定“走出去”到外省先进的地方学习取经。
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带着思考,10月16日至18日,省老促会会长田承忠带领相关会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驱车慕名前往安徽省金寨县调研学习取经,对照先进找问题、找短板、找差距。
一、走出去,到金寨县取真经
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的初始诞生地、第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第二十八军的二次重建地。红色历史灿烂辉煌,红色基因丰富多彩。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24日亲临金寨县视察。他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总书记视察过的花石乡大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金寨县近年来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方面,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积极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推动了老区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
调研组在观看习总书记在大湾村视察专题新闻报道
1.调研组看到了什么?
调研第一站:首先参观红色景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参观金寨县红军广场,瞻仰烈士纪念塔、参观革命博物馆。金寨县的红军广场建设得庄严清秀、朴素大方,每一项建设、每一个建筑,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感人的故事。我们看到,前来参观的游客特别多,氛围浓、秩序好,讲解员的讲解非常规范、充满真情实感,让人很受感动!
调研组正在参观
调研第二站:参观“追梦路上的大湾村”。大湾村是习总书记2016年4月24日视察过的地方。据讲解员介绍,经过4年多的努力,大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2018年底实现了“村出列、户脱贫”的既定目标。习总书记视察过的贫困户陈泽申的家庭收入从2015年的不足3000元到2019年的4万多元。
当我们走进四年多前总书记与基层群众一起座谈的农家小院,只见这里游客如织,人声鼎沸……看着保护很好的原状场景,看到建设一新的美丽新村庄,听着乡村干部群众的情况介绍……无不令人赞叹不已。
接着参观了“追梦路上大湾村”展览和六安六区十四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即大别山农耕民俗文化展览馆),看着大湾村昨天的样子和今天的面貌,再看看未来的蓝图,真是令人惊叹!
调研组正在参观大湾村的村容村貌
2.调研组听到了什么?
在金寨干部学院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上,金寨县副县长王瑞,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胡遵远,先后向我们介绍了金寨县的红色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和脱贫攻坚”等相关工作情况,并认真的回答了相关提问。
先是听取了有关金寨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情况和开发红色资源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做法。他们以红色为引领,进行有益的尝试,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探索出渗透式传承、注入式、熏陶式、融合式、保护式、借船式、创新式等多种模式。比如,他们积极开展的送红色基因“进学校、进军营、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网络”的活动,以达到吸引人、教育人、感染人的良好效果,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家听了感觉到金寨的做法有新意,在座谈会上,调研组的同志抓住机会踊跃发言。田承忠会长、刘建新理事长、刘源超常务副会长、王生副会长、许忠祥秘书长等8人动情地谈感受、提问题、说打算。大家都认为:金寨县的红色文化研究开发工作思路清、底子明、措施得力、效果好,特别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部门积极努力,全县上下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红色资源的保护工作非常扎实、开发利用卓有成效;红色氛围浓、脱贫攻坚实。金寨县的好经验值得认真借鉴和学习。
3.调研组体会到了什么?
通过考察调研,调研组体会到,金寨县在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红色遗址保护和城乡均衡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做法很好、效果显著。
省老促会会长田承忠说:看了听了之后,我觉得我们不虚此行,很有收获!我个人的一个最大体会是:无论有多么大、怎样好的支持,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干!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
省基金会理事长刘建新说,我感到金寨县的红色资源保护建设、开发利用,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金寨县的经验很好很有用,我们要认真总结、积极吸收,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助力脱贫攻坚、让红绿结合促进发展。
省老促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源超说:到了金寨之后,我们对金寨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了!我认为金寨的革命史、发展史、奋斗史,可以借用毛泽东主席的两句诗来概括,解放前的几十年是“为有牺牲多壮志”,解放后的几十年是“敢叫日月换新天”!金寨确实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
二、回来看,查找问题和短板(差距和不足)
挥别金寨县大湾村,调研组结束跨省调研活动,驱车翻过天堂寨北坡,到天堂寨南坡的本省罗田县继续调研。
1.亮点不少,差距不小。
调研组从安徽金寨县考察学习后,来到与金寨相邻的罗田县马不停蹄继续调研。先后看了九资河镇圣人堂、正光药业,胜利镇武钢新村、卓尔小镇,三里镇錾子石村,骆驼坳镇燕儿谷进行调研。罗田县的亮点不少。比如,罗田在脱贫攻坚、发展特色产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看了燕儿谷后,的确让人眼界大开,精神大振,这里集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研学教育等为一体,探索实施村企共建扶贫模式推动强村富民,路子新,效果好。田会长很欣慰,他希望燕儿谷继续努力,不断开拓创新,争当建设美丽乡村的标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为加快罗田革命老区建设树立样板。

调研组在参观脱贫攻坚村企业联建的标杆罗田县燕儿谷 返回的路上,调研组的同志在车上就议论开了,大家认为金寨经验实在、管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反思到:金寨县与罗田县是山水相依的邻县,天堂寨一座山的南北两边,一样的自然资源、自然禀赋,同为老区县、贫困县,但两县相比,罗田县确实存在差距。那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呢?
2.短板差距在哪里?
调研中,听到黄冈市、罗田县的干部群众反映,说天堂寨的旅游有几个让他们想不通、解释不通的怪现象。他们实话实说,也有些调佩的味道:“坐安微索道,看湖北风景”“罗田索道先建的停了,金寨后建的升级了”“同一个天堂寨,同样的资源,不同的结果”等。
调研组看了金寨再看罗田,有领导形象地说,我们在金寨看到的是一片森林,在罗田看到的是盆景,盆景就是燕儿谷为代表的;在金寨看到的是一盘珍珠,在罗田看到的是一颗珍珠。就这么个差距,就这么个感觉。在座谈会上,与会者发言踊跃,他们说,同为天堂寨人,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部环保法的统领下,而两条旅游索道的命运炯然不同。
调研组专门去求证这一种说法,发现说法基本属实,并见证了这一幕。调研发现,金寨的索道比罗田的索道后建,并在2018年还进行了延长和升级改造,而建设在先的罗田索道已停运一年多。这样就形成了罗田与金寨的旅游客人数量的反差,两年前罗田游客人数多于金寨,而现在是金寨大大多于罗田,比例是4:1,金寨40多万人次,罗田是10多万人次。据有关机构在金寨景区调查统计,金寨景区内带“鄂”字头的车辆占40%。
3.下一步思考与打算是什么?
下一步怎么干?田承忠会长向老促会的同志们说,我们这次到金寨县和罗田县比较调研学习,很有收获、很受启发、很受教育。回去后,要认真消化吸收,做好功课,把调研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老区建设发展的动力。
调研快结束时,田会长在罗田县召开座谈会就给出了思路:脱贫攻坚今年收官,但革命老区建设和发展永无止境,因为革命老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仅金寨县就牺牲了10多万人,咱们黄冈牺牲了44万人。所以对革命老区我们要高看一眼,厚爱三份,怎么支持都不为过。应该说,革命老区的建设与发展,还任重道远!
谈到红色遗址遗迹保护时,田承忠会长说,首先是保护好。只有保护好才可能利用,利用要推动保护。保护必须政府拿钱,不能社会化,因为市场主体都是逐利的。黄冈红色资源丰富,我们省老促会、基金会要把重点放在这里,当然还要推动省里相关部门来支持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谈到发展全域旅游时,田承忠会长说,旅游是“朝阳产业”“万岁产业”,跟别的产业都不一样,不是简单的创造多少GDP,关键是有很强的带动力,能一业带百业,最重要的是能富民。咱们黄冈旅游资源丰富,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将红色旅游融入大旅游,通过大旅游推动红色旅游。
抓旅游要抓龙头,抓龙头能带全域。我过去在全省抓旅游,首先是武当山、神农架、大三峡“两山一江”等几个大龙头,很快到了500万人次。我认为并建议,咱们黄冈、罗田的旅游龙头就是天堂寨、薄刀峰。
脱贫攻坚收官后怎么办?田承忠会长多次讲,这次再强调,促进革命老区建设与发展永无止境,我们一定要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结合点,找准乡村振兴的“引擎”和“支点”,加快老区发展,回报老区人民。
(湖北省老促会)
编辑:徐高中